[实用新型]错流涤气水膜除尘脱硫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4296.2 | 申请日: | 199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0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7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益华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错流涤气水膜 除尘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脱硫设备,具体涉及错流涤气水膜除尘脱硫器。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也急剧上升。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占有重要的比例。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环境的物质。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因此,国家有关法规对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如最近全国人大对1987年制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法律强调洗煤、使用清洁燃料、热电联供等。同时迫切需要对燃烧后的烟气进行后处理,使之满足有关法规规定的排放标准。
在对烟气进行后处理的许多方法中,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较高,并且具有操作稳定、使用寿命长及价格低廉等优点。但是水膜除尘器的二氧化硫去除率一般只能达到20-30%左右,不能满足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要求。
为了提高水膜除尘器对二氧化硫的去除率,业已提出了一种在水膜除尘器后串接一个涤气装置以提高二氧化硫去除率的方法。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二氧化硫的去除率。但是,这种方法需要额外占用宝贵的空间,并且安装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除尘脱硫设备,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除尘脱硫率,使经处理后排放的烟气能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而且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并无需额外占用宝贵的空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脱硫设备,它不仅具有很高的除尘脱硫率,使经处理后排放的烟气能满足有关法规的要求,而且具有安装方便、价格低廉并无需额外占用宝贵的空间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错流涤气水膜除尘脱硫器,这种错流涤气水膜除尘脱硫器是在常规的水膜除尘器的腔体上方同心地固定由圆筒状的筛网筒以及在该筛网筒上方的喷淋器组成的错流涤气器。在烟气出口处还可任选地装有捕滴器(如附图1所示)。
固定在水膜除尘器腔体中的筛网筒是将一定孔径、一定宽度和长度的筛网同心地多层缠卷成圆筒状并在其底部配上一定孔径的多层圆形筛网构成的。构成侧面的筛网的长度和宽度由锅炉的烟气排放量而定,一般它的长度应能使最终筛网筒的侧面层数约为5-30层,最好为12-20层,圆筒体外径最好是腔体内径的约0.7-0.8。它的宽度(即筛网筒的高度)约占整个水膜除尘器高度的1/4-1/2,最好为1/3左右。高度太大,将减小下面的除尘空间,使富尘埃的烟气进入筛网筒,造成堵塞,并且下面的除尘空间也具有一定的脱硫效应,过分地减小该空间同样会降低脱硫效果;高度太小会减小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除硫效果。
构成筛网筒侧面和底面的筛网可分别用任何耐高温、耐腐蚀的材料(如不锈钢)制成。它们的孔径可以相同或不同,一般分别为3-6mm。如果孔径太小,则烟气中的尘埃会堵塞网孔,如果孔径太大,则烟气穿过该筛网筒的速度加快,除硫效果会下降。
构成筛网筒侧面和底面的筛网可分别用一定直径的网丝制成。网丝直径的选择主要考虑制造成本和耐腐蚀性因素。直径越大,筛网的价格越高,错流涤气器的制造成本也就越高;直径太小,由于腐蚀而会缩短错流涤气器的使用寿命。网丝的直径一般为0.5-1.5mm。
在筛网筒的下面放有由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制成的支架,筛网筒放在该支架的上面,并用稳定架将筛网筒的侧面固定在除尘器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架的另一端置于除尘器腔体的底部并用稳定架将其固定在除尘器腔体的内壁上。该支架的高度取决于水膜除尘器本身的高度。支架太高,错流涤气器的底部位置(即筛网筒的安装高度)就会升高,造成筛网筒的高度下降,从而降低除硫效率,支架太低会减小除尘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硫设备中的错流涤气器还包括位于筛网筒上方的喷淋器。本实用新型的喷淋器可以是能将洗涤液喷向筛网筒的任何器械,如一组多个莲蓬头或下部具有多个朝下喷液口的环管。所述洗涤液可以是能溶解二氧化硫气体的任何液体,如水、氢氧化钠水溶液、氢氧化钾水溶液等。它可以与循环液相同或不相同。通常使用相同于循环液的洗涤液。
在本实用新型除尘脱硫设备中还任选地包括位于烟气出口处的捕滴器。该捕滴器可由例如旋流板除雾器及其上方的多层(通常是4-5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制成的筛网组成。所述筛网的孔径通常为0.5-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2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凹形弹簧卷簧机动切刀轴传动机构
- 下一篇:高尔夫球车轮子锁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