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浮漂无效
申请号: | 97204677.1 | 申请日: | 199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2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吕景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景新 |
主分类号: | A01K93/00 | 分类号: | A01K9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浮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钓用浮漂,特别是一种带有组合浮子体的新型浮漂。
现有垂钓用浮漂上的浮子体是固定于漂杆上,浮漂的浮力也是固定不可调的,当垂钓者在海面或大水域垂钓时,由于风浪、水流、潮汐的变化,水下地形的不同、浮漂会产生摆动或上下浮动,甚至被卷倒,轻者使浮漂灵敏度下降,垂钓者难以判断鱼上钩的情形,重者则使垂钓者看不到浮漂在何处,大大增加了垂钓者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组合式浮子体的新型浮漂、以克服上述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如下所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新型浮漂,包括漂杆,还包括由浮子底座、浮子面底及浮子面顶构成的浮子体,上述浮子体的各组成部分均设有一同轴通孔,并且依所述次序自下而上串于漂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浮子体采用组合式结构,垂钓者可依据不同自然条件,调整浮子体的重量、体积,使浮漂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而且安装灵活方便,大大提高了浮漂的稳定性、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例所述的新型浮漂如图1、2所示,包括漂杆[1],还包括由浮子底座[31]、浮子面底[33]及浮子面顶[35]构成的浮子体[3],上述浮子体[3]的各组成部分均设有一同轴通孔,并且依所述次序自下而上串于漂杆[1]上。浮子底座[31]与浮子面底[33]之间设有浮子腰身[32],浮子面底[33]与浮子面顶[35]之间设有浮子颈片[34],浮子面顶[35]的上端孔与漂杆[1]之间、浮子底座[31]的下端孔与漂杆[1]之间均设有塞套[2]。塞套[2]由橡胶材料制成,用于将浮子体[3]固定在漂杆[1]的一定位置。浮子底座[31]为园柱形。浮子腰身[32]为园柱形,数量为一个或数个,其底面直径及形状与浮子底座[31]的顶面直径及形状相匹配,其顶面直径及形状与浮子面底[33]的底面直径及形状相匹配。浮子面底[33]与浮子面顶[35]均为半球形,并且呈对称设置。浮子颈片[34]为园台形,数量为一个或数个,其底面直径及形状与浮子面底[33]的顶面直径及形状相匹配,其顶面直径及形状与浮子面顶[35]的底面直径及形状相匹配。漂杆[1]上部露出浮子体[3]的部分涂有荧光粉。可在夜间使垂钓者方便地观察浮漂动向。
当出现风浪或水流流速有所变化时,浮漂会出现不稳或沉浮现象,此时,可增加浮子腰身[32]的数量,以增强浮力。如遇浮力过大,使浮漂灵敏度下降时,可减少浮子腰身[32]的数量。当出现旋流时,应更换较大直径的浮子颈片[34]及相匹配的浮子面顶[35]与浮子面底[33],以保持浮漂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景新,未经吕景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6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摄像机
- 下一篇:燃油不锈钢大小双头蜂窝螺旋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