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火门无效
申请号: | 97204698.4 | 申请日: | 199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7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利钢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火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门,尤其是指一种夹层内夹设一防火板的防火门。
由于目前大楼式住宅越来越多,且居住的人口亦极多,一旦发生火灾则将造成极大的伤亡,因此目前的大楼均会于各楼层的安全门上设一防火门,用以阻隔火势的蔓延,而平时亦具有防盗的功能,目前常见的防火门如图5所示,于两对应门板60周缘分设有相对的凸缘条61,且于两门板60的周缘间固设有一断面呈ㄇ形的外框条65,该外框条65并同时跨设于两门板60的凸缘条61上,且各外框条65各相接于角落内侧焊设有的一肋片68上,并于两门板间设一纵框条66,且纵框条66两侧分别设有数个横框条67,用以支撑两门板60,防止门板60凹陷,藉以隔绝火势。
上述的设计,存在不少的缺点,首先当火灾发生时,其温度将节节升高,因此防火门在受热后,由于其隔热效果不佳,热气将逐渐辐射至防火门的另一侧,当防火门另一侧的温度达到燃点时,其亦会产生火苗,而令火势蔓延,失去防火门的作用,再者由于该防火门仅是由门板及外条所构成,且防火门内的纵、横框条仅是对接,其极易在高温或盗贼的破坏下毁坏,故其强度不足。
由上述可知,由于现有防火门的设计未臻完善,而造成防火门的防火效果不佳及强度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因此如何改善此一问题,已引起生产界的重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阻隔火势的、并能提高使用强度及防盗功能的防火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该防火门包括两呈矩形的门板,门板周缘分别对应凸设有纵、横凸缘条,并于门板的周缘间分别夹设有纵、横外框条,该两纵、横外框条的两侧片分别跨设于两门板的纵、横凸缘条上,其特征在于:
防火门纵、横外框条与两门板所围的空间设有两层内肋架,内肋架的结构是于上、下的横外框条间设一断面呈ㄇ形的纵肋杆,该纵肋杆上形成有数个等距的矩形穿孔,并于纵肋杆穿孔分别穿设有横肋杆,且横肋杆是顶撑于两侧的纵外框上,两层内肋架各设于两门板内侧,且两内肋架间保持有一间隙,并于两内肋架之间夹设有一防火板。
在上述的防火门中,于上横外框条上可形成有数个散热孔,用以供防火门散热;
在防火门内可填设有防火棉,用以阻绝火势。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由于本实用新型防火门内设有两层内肋架及防火板,故可使防火门得以利用防火板及防火棉的作用,延缓防火门侧温度上升的速度,而有效避免火势的蔓延,同时由于内肋架的纵横肋杆是采用相互穿设的方式,较现有结构的对接焊固强度明显较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提升防火效果及防盗作用。
以下结合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肋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装防火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组合断面图。
图5是现有防火门的局部剖开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防火门,先参看图1所示,该防火门主要是于两呈矩形的门板10,在门板10的纵、横周缘分别对应凸设有纵、横凸缘条11、12,并于门板10的周缘间分别夹设有断面呈ㄇ形的纵、横外框条13、14,该两纵、横外框条13、14的两侧片分别跨设于两门板10的纵、横凸缘条11、12上,据以构成一防火门。
其中,于防火门纵、横外框条13、14与两门板10所围的空间设有两层内肋架20,并于两内肋架20间夹设一防火板30;
参见图2,内肋架20包括纵肋杆21和横肋杆25,于上、下的横外框条14间设一断面呈ㄇ形的纵肋杆21,该纵肋杆21上形成有数个等距的矩形穿孔22,并于纵肋杆21的穿孔22分别穿设有横肋杆25,且横肋杆25是顶撑于两侧的纵外框条13上,而另一内肋架20则设于另一门板10,且两内肋架20间保持有一间隙,使得两内肋架20可夹设有一由石膏板制成的防火板30(如图3所示),且于上横外框条14上形成有数个散热孔140,用以供防火门内的热气散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利钢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利钢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6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