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振幅钢绞线群锚拉索无效
申请号: | 97204767.0 | 申请日: | 199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848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24 |
发明(设计)人: | 龙跃;吴秋凡;黄芳伟;庞维林;闫云友;麦俊;肖红文;肖帮强;刘成洲;周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4C5/12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玮 |
地址: | 5450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幅 钢绞线群锚拉索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大跨度构件(如斜拉桥等)承重钢绞线群锚拉索。
现有的钢绞线群锚拉索在低应力状态下锚固性能不太好,拉索只能承受疲劳荷载的应力幅度为200Mpa以下,不能满足大应力幅度桥梁使用,另外拉索的防腐性能及耐久性也不太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承受疲劳荷载应力幅度为250Mpa,低应力状态下锚固性能好的高振幅钢绞线群锚拉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锚板后端设置有喇叭套筒,将喇叭套筒的前端置于锚板与支承筒之间,螺杆穿过锚板和喇叭套筒旋紧在支承筒上,将螺母旋套在支承筒上,喇叭套筒内腔灌有的砂浆与穿过喇叭套筒的钢绞线包裹在一起,喇叭套筒的后端与连接筒相连。由夹片、锚板构成的锚固单元和喇叭套筒内的砂浆产生的握裹力夹持住钢绞线,然后将力传递到支承筒及螺母上,再由螺母把力传递到构件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锚板后端设置有喇叭套筒,并在喇叭套筒内灌有砂浆,喇叭套筒内砂浆与钢绞线产生的握裹力,可以承受50%的动载荷,该拉索承受荷载在应力上限为索体钢绞线破断力的0.45倍时应力幅度可达250Mpa,抗疲劳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能满足大应力幅度的桥梁使用,其夹片在低应力状态下自锚性能好,钢绞线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耐久性,拉索外观美观大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之夹片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绞线群锚拉索由拉索部分和群锚锚具部分组成,拉索部分包括由若干根钢绞线构成的索体14、预埋管8、连接筒9、减震装置10、过渡管11、索箍12、群锚锚具部分包括夹片3、锚板4、支承筒5、螺母6,锚板4上有若干呈圆周分布的锥孔,锥孔内装有夹片3,穿过锥孔的钢绞线被夹片3紧紧夹持在锚板4上,夹片3的与锚板4锥孔配合的外锥斜度α为5°-7°,夹片3与钢绞线接触的内牙牙型为细牙倒锯齿型,牙距t=0.5-1.5毫米,夹片3长度为40-60毫米。在锚板3前端装有由压板和装于每根钢铰线上弹簧组成的夹片防松装置1,可防止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夹片松动和保持夹片有效跟进,将锚具保护罩2与螺母6相连,保护罩2内注满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在锚板4后端设置有喇叭套筒7,将喇叭套筒7前端置于锚板4后端与支承筒5之间,螺杆穿过锚板4和喇叭套筒7前端旋紧在支承筒5上,将螺母6旋套在支承筒5上,喇叭套筒7内腔灌有的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与穿过喇叭套筒7的钢绞线包裹在一起,由夹片3,锚板4构成的锚固单元和喇叭套筒内的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产生的握裹力紧紧夹持住钢绞线,钢绞线上的部分力可通过喇叭套筒7传递到支承筒5和螺母6上,再由螺母6把力传递到桥面的构件上,喇叭套筒7与连接筒9相连。设置在喇叭套筒7和连接筒9之外的预埋管8连接在螺母6与过渡管11上,减震装置10安装在预埋管8出口处与连接筒9之间,用于吸收或消除来自索体14的各种振动,以减少由于振动对锚固单元锚固性能的影响。过渡管11与连接筒9相连,索体14由7根-127根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组合而成,它们穿过过渡管11、连接筒9、喇叭套筒7和锚板4的锥孔,被夹片3紧紧夹持在锚板4上。每根钢绞线经包裹石腊层或防腐油脂层后,再双层包裹HDPE护套,以进一步提高钢绞线的防腐性能,将过渡管11之外的索体14套上索箍12,使在过渡管11之外的钢绞线组合成束,索体14外层套有HDPE套管13,该套管13的颜色可选黑、黄、蓝、桔红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未经柳州欧维姆建筑机械有限公司(中外合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47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