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止血带无效
申请号: | 97205108.2 | 申请日: | 199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28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市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大连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林青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止血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用于压迫股部血管的止血带。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股动脉、股静脉穿刺插管术后除采用胶布、绷带施压包扎和机械器具及手工压迫手术穿刺部位等比较落后的施压止血方法外,还采用了一种比较先进的充气式止血压迫器。这种器具是在绷带内设置充气襄,充气裹通过导管与充气球相连通,并设置压力表以指示压强值。其不足之处是:1、造价高,一次性使用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重复使用又易造成交叉感染。2、易出现缓慢漏气而使压力不能保持恒定,因而需随时进行充气,不仅加大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还易因压力变化造成局部出血或血肿。3、结构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止血效果稳定可靠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止血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压力止血带包括固定带和分别连接在固定带两端的子母扣,其特殊之处在于在固定带的中部设有一个内置填充物且形成凸起的施压袋。填充物可采用柔性并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柱形,如橡胶柱、纱布卷、棉花卷等。柱形填充物横置于施压袋内。固定带上与施压袋位置对应处设一弹性压板,固定带绷紧时,可使压力集中于由施压袋及内置填充物构成的施压点上。弹性压板可采用硬纸板或塑料板。固定带最好采用透气性较好的纯棉布缝制成1~3层且具一定宽度和长度的带子。子母扣最好采用尼龙粘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患者屈曲穿刺侧肢体和“8”字形缠绕法将由施压袋及内置填充物构成的施压点压迫于出血点上方后再将穿刺侧肢体伸直相结合,其止血效果稳定可靠。
2、制作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可一次性使用,或者是接受治疗的患者每人一带,不会引起交叉感染。
3、使用时操作简便,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4、压力大小可随穿刺侧肢体屈曲程度而随意调节。只要保持穿刺侧肢体伸直位,就能保持压力恒定,不影响股动脉、股静脉血液循环。
5、使用时患者能利用健侧肢体自行变换体位,左右侧卧均可,从而可消除疲劳,亦可避免发生褥疮。
6、该止血带可同时对股动脉、股静脉两个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带(1)采用纯棉布缝制成长170厘米、宽8厘米的双层布带,该带的长度可根据患者的胖瘦体形制成大、中、小系列。带的一端正面缝有尼龙粘扣的尼龙丝勾套(2),另一端的反面缝制有尼龙丝勾(3)。带的中部正面沿长度方向开有一长方形开口,施压袋(4)的开口端缝在固定带的开口处,且长、宽度都与之相同。施压袋内的填充物为纱布卷(5),即三裂绷带,可经固定带的夹层开口置于施压袋内,从而形成长8.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条形状凸起的施压点。由硬纸板制成的椭圆形压板(6)设置在与施压袋位置相应的固定带夹层内。使用时,将固定带的一端置于患者的腰部下方,在拔出导管鞘后,用3~4块无菌纱布盖于穿刺点上方,将施压点压迫在穿刺点上方1~1.5厘米处,让患者屈曲穿刺侧肢体,将固定带的另一端沿大腿内、下、外侧缠绕并在腹部与另一端扣牢,从而形成“8”字形。然后再嘱患者将穿刺侧肢体伸直,即可完成整个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市友谊医院,未经大连市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