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轮轴承无效
申请号: | 97205570.3 | 申请日: | 199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1534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蒲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蒲福祥 |
主分类号: | F16C33/30 | 分类号: | F16C33/30 |
代理公司: | 南充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祥述,苗吉憨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构件,特别是一种滚轮轴承。
目前市场销售和使用的滚动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个元件组成。内圈和轴承装配在一起,外圈和轴承座装配在一起,通常是内圈随轴一同回转,外圈在轴承座上固定不动;也可以外圈回转,而内圈不动,甚至也有内外圈作不同转速或不同方向回转的。内、外圈都具有凹槽,滚动体就沿着凹槽滚动,凹槽一方面限制滚动体的轴向移动而起导轨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球轴承还起到降低球与座圈间接触应力作用。保持架的作用是将相邻的滚动体隔开,并使滚动体沿滚道均匀分布。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不同可分为球轴承,滚子轴承和滚锥轴承三类,目前无论那一种类型的滚动轴承都存在以下缺陷,都必须有一个保持架,使滚动体置于保持架内,产生较大的滑动摩擦力,阻碍轴承灵活转动,加之要保持滚动体间相对衡定距离,滚动体与保持架间隙较小,在使用过程中混入少量油污将使滚珠和保持架间的滑力摩擦力迅速增大,严重时常出现抱死现象,而不得不清洗和更换,且清洗工作也较烦杂。由于使用保持架,尽量减少滚动体滑动摩擦力,目前滚动轴承多采用球珠作滚动体,球珠滚动体在制造方面工艺和设备要求都较复杂,其抗压、抗冲击和负荷能力均较弱,设计规格也受到很多制约因素制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动阻力小,在运转中灵活平稳、抗冲击力强,轴承结构简单、滚动体制造容易的滚轮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内外圈间设一由两环片与连接柱组成的轮套,轮套上设有轮轴孔或铆孔,滚动体中部套接或固接有滚动轴,滚动轴两端分别于轮套上的轴孔或铆孔行套接或固接,轮与轴相对滑动,或在滚动轴承外圈或内圈上的凹槽侧壁设有轴孔或铆孔,滚轮轴两端分别与凹槽侧壁上设有的轴孔或铆孔行套接或固接。
滚轮轴可以是一通轴,也可是二根半轴结构。
从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可以实现的,滚动体即滚轮通过轮轴与轮套或内或圈或外圈上的凹槽侧壁进行定位,其间隙可调,去掉了支持架,减少了滚轮滑动摩擦力,即使有少量油污也不会出现抱死情况,其清洗也较简便。由于采用轴轮结构,滚动体可广泛的使用制造工艺和设备较简单的柱形滚轮或维形滚轮。其抗压、抗冲击力和负荷能力明显增强,其设计规格可根据需要随意调整。可设计成大型也可设计的微形。应用十分广泛可替代目前使用各种滚动轴承。
附图及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在内圈1与外圈2间设一由两环片与连接柱组成的轮套4,连接柱个数根据需要而定,本实用新型选用3个连接柱,与两环片固接成轮套体。轮套上设有轮轴孔6或铆孔,滚动体3中部套接或固接有滚动轴5,滚动轴两端分别于轮套上的轴孔6或铆孔行套接或固接,轮与轴相对滑动,或在滚动轴承外圈或内圈上的凹槽侧壁设有轴孔或铆孔,滚轮轴两端分别与凹槽侧壁上设有的轴孔或铆孔行套接或固接。
所说的滚轮轴可以是一根通轴,也可以是二根半轴,当然滚动体两端各设一个凸起代替轮轴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装配时只需将滚动体的轮轴两端与内圈或外圈上的凹槽侧壁上的轴孔或铆孔相套接或铆接,其它按常规滚动轴承座安装相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清洗方便,不会因油污而产生抱死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蒲福祥,未经蒲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