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伪瓶无效
申请号: | 97205634.3 | 申请日: | 1997-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3229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自贡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43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伪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玻璃制品,特别是一种带有防伪装置的玻璃瓶,尤其适合作为盛装中、高档酒的酒瓶、保健饮料瓶等使用。
目前,一般的防伪瓶其防伪装置大多仅在瓶盖上想办法,如一次性瓶盖、防盗盖等。此类防伪瓶的瓶体、瓶盖独成一体,在使用时再通过专用的机器或工具封瓶;瓶盖分为两部分,上部仍通过螺纹与瓶口旋紧密封,下部分则反扣于瓶口下部的凸环下,在上、下部之间设有一环形间断齿口。开瓶使用时,旋转上部瓶盖,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环形齿口被拉断,瓶盖的整体性被破坏而不能复原,从而防止利用旧瓶装伪劣产品假冒原产品来达到防伪的目的。但此种防伪方式由于瓶体、瓶盖在包装时无有机联系,开瓶时仅造成瓶盖部分结构破坏而瓶体未发生变化。因此,仿冒者可仅重新仿制瓶盖部分或换新瓶盖,而利用旧瓶体仍可达到假冒的目的。故,此种防伪装置的可靠性较差。针对这一缺陷,有人设计了一种断颈式防假冒玻璃酒瓶。该酒瓶的瓶口由凸棱、易断槽及螺纹等构成,而瓶盖内则设螺纹和倒勾,开瓶时倒勾勾紧瓶口凸棱并靠瓶口螺旋拉力将瓶口自凸棱部分整体拉断,而将瓶体破坏,不能复原。此种方式虽可有效地达到防止利用旧瓶装伪劣产品以假冒原产品的防伪目的,但由于使用时必须将瓶口拉断才能开瓶。而玻璃属碎性材料,断裂时难免有玻渣落入瓶内或瓶口的粹渣随酒(饮料)流入杯内;此外,开瓶后还必须一次用完,而不便于继续保存。因此,此种防伪装置又具有使用安全性差,剩余物不便保存等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瓶体、瓶盖均具有防伪功能的玻瓶,以达到提高其防伪的可靠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吹制瓶体时,在瓶口螺纹下部的瓶颈内嵌入一组抽头向外的金属线,该金属线的外端在封瓶时则铆合于盖体内,将瓶体与盖体连成一体,相当于在两者之同打上“封条”。开瓶时,只有旋转瓶盖将金属丝拉断才能使用,而拉断金属丝的瓶体在以后的使用中均不能将金属丝复原,而给他人以“启封”过的警示,从而达到防伪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瓶盖;关键是在瓶盖下口带有一翼状环边,瓶体与瓶盖环边之间还连接有一组金属丝,金属丝的一端嵌入瓶口螺纹下部,而另一端则铆合于瓶盖环边上。上述每组金属丝的根数以不少于2根为宜,且在每根金属丝的中部设置一凹形压痕,以方便开启。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传统上仅设于瓶盖上的防伪机构改设于瓶盖和瓶体上,并如封条似地将二者连成一体,既可有效防止利用旧瓶体装伪劣产品冒充原产品,又增加了仿制瓶体的难度和成本;加之开瓶使用时不致造成瓶体破坏,既安全、瓶内液体又可原瓶存放,多次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其有防伪性能好,使用安全、方便等特点。
附图及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瓶盖,3、翼状环边,4、铆盖,5、金属丝,6、瓶颈,7、压痕。
实施例
本实施例以常规500ml酒瓶为例:金属丝5采用铜丝,瓶体1吹制成型前在胎模瓶口两侧螺纹下1cm处各预置一根φ0.6mm铜丝5,铜丝端头夹扁并伸出胎模内壁2mm左右,在瓶体1被吹至成型时自动嵌入瓶颈内,冷却后即紧固为一体。压痕7两侧对称,各深0.15mm。瓶盖2注塑成型,翼状环边3宽3mm,厚2mm;包装时当瓶盖旋到位后在翼状环边3上正对铜丝5处各打一直径为1mm的通孔,然后将铜丝5穿过该孔,其端部分别采用铜帽作铆盖4铆定于翼状环边3上即成。开瓶使用时,旋转瓶盖,由于铜丝5两端分别被固定于瓶体及盖体上并将两者连接成一体,只有当瓶盖被旋转到一定角度时将铜丝拉断,瓶盖才能脱离瓶体而将瓶开启。铜丝(金属丝)断后不能复原,从而达到防伪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未经王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6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客车隔板窗口反劫持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点干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