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焊机压钳无效
申请号: | 97205897.4 | 申请日: | 199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00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连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连起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焊机压钳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塑料焊机压钳,属于一种塑料焊机零件。
现有的塑料焊机上下压钳均由其前压钳和后压钳组成,它们相配合的端面均为倾斜的平面。当焊机上的焊板对其两侧的工件进行加热时,它处于自由悬垂状态。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前后压钳不能将焊板定位,因此焊板对前后压钳上的工件很容易出现偏熔现象,从而造成偏焊,影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有效控制工件受热位置,保证焊接质量的塑料焊机压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控制焊板与工件的距离而实现的。它包括分别由前后压钳组成的上下压钳,每组前后压钳的接触端面上分别带有各自的至少一个突筋和凹槽,前后压钳上的突筋和凹槽相互对应,且与对应的突筋和凹槽相互适应;同一压钳上的各突筋的端面高度相同且分别高于该压钳内表面与端面相交处的端点高度,前后压钳上的突筋与内表面端点高度的差相同。以上所说的高度,是指所说的点至与压钳的内表面垂直、通过突筋根部的点的直线的垂直距离。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中,焊板由前后压钳上的突筋定位,使它与前后压钳上的工件的间距相同,从而使其对各工件的熔解位置一定,进而保证对接位置,即保证工件不出现偏焊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前后压钳上突筋与其内表面端点的高度差可在1-3mm的范围内。为使各突筋有较强的受力强度,其截面形状应为根部较宽的梯形。本实用新型各前压钳的端面可设计为以下形状:突筋位于其端面中部,其外侧的端面为竖直方向的平面而其内侧为一斜面。与此相适应的后压钳则由外表面处的突筋和其内侧的斜面组成,斜面和突筋的表面形成与前压钳上的突筋对应的凹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1为预备状态附图;
图2为加热状态附图;
图3为对接状态附图;
其中,1-焊板,2-上压钳,3-前下压钳,4-后下压钳,5、6-突筋。
本实施例对塑料焊机中的上压钳2和下压钳做了相同的改进,现以下压钳为例对其进行说明。下压钳由前下压钳3和后下压钳4组成,它们的对接端面上分别带有突筋5、6,两突筋均呈根部较宽的梯形且位置相错其中,前下压钳的突筋5位于对接端面的中部,该突筋与前下压钳3的外表面之间的端面为垂直的平面;而它另一侧的端面为由突筋5的根部至前下压钳3内表面的斜面,该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现由技术相同,但它与前下压钳3内表面(即放置工件的表面)的相交点的高度较突筋的高度小,其高度差在1-3mm之间,一般为2mm左右。而本实施例的后下压钳4端面上的突筋6的下底面即为后下压钳4的外表面,其位置与前下压钳3的对接端面上突筋5外侧的竖直端面对应,且与其尺寸相适应。该突筋6的截面形状也为根部较宽的梯形。由该突筋6的根部至后下压钳4内表面为一与现有技术一致的斜面,它与突筋6的内表面形成一能够容纳前下压钳上的突筋5的凹槽。
由附图可以看出,在焊机的加热状态下,前后压钳上的突筋与焊板1接触,其端面同其内表面的相交点均与焊板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保证了焊板对两工件加热均匀,并进一步保证焊接质量。当加热完毕进行对按时,前后压钳的内表面对接,其上的突筋与凹槽啮和,并在其端面上的两个斜面之间形成一去除焊瘤的凹槽而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完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连起,未经王连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