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式发声防窃袋无效
申请号: | 97205995.4 | 申请日: | 1997-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308282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24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立刚 |
主分类号: | A45C15/04 | 分类号: | A45C1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杨秉利 |
地址: | 26600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发声 防窃袋 | ||
1、一种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由柔软材料制成的袋体内装有发声电路盒,盒内发声电路引出两根防窃绝缘细导线(或带状金属箔)(14)布满袋体里面,引出导线(14)的两端分别与袋口开关(1 3)两端相连,发声电路主要由电池构成的电源、控制电路、音响发生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含有控制袋口开关(13)打开时可使发声装置不发声的静音控制电路及静音信号传送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控制电路由分立元件组成,主要由静音信号传递防破坏电路(15)、一级静音信号存贮及泻放电路(20)、一级静音信号放大电路(19)、二级静音信号存贮及泻放电路(18)以及发声电路电源及其信号泄放控制电路(17)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控制电路由定时电路(21)及门电路构成的动作逻辑控制电路(22)组成。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信号传送装置为惯性传导装置,它是在一绝缘外壳(28)空腔内有一导电弹簧(或弹簧片)(33)的一端被固定住,弹簧(33)的自由端上装有一导电重物(34),腔内还在离导电重物(34)较近处固定一导电体(35),导电弹簧(33)及导电体(35)分别由两根导线(36、37)与静音控制电路连通。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信号传送装置为接触式传导装置,它由两个分离的钮扣式导体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发声电路盒引出的端口(2、7)相连。
6、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信号传送装置为定位接触式传导装置,是由一对钮扣式绝缘体(40)组成,每个钮扣式绝缘体(40)密封空腔内装有导电流体(39)及两个距离很近的导电杆(52、53),导电杆(52)与绝缘体(40)外表面上一导电片(51)连通,另一导电杆(53)通过导线与发声电路盒端口(2或7)连通,两钮扣式绝缘体(40)的两导电片(51)在特定位置接触时,导电流体(39)将每对导电杆(52、53)导通,并使发声电路盒两端口(2、7)接通。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开关是采用绝缘材料包覆的金属按扣制成,袋口开关(13)为液体不能流入的密封式开关,其导点之间连线穿过袋体。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控制电路及静音信号传送装置是由静音控制按扣盖(49)与发声电路盒端口(54)相通,静音控制按扣盖座(50)与发声电路盒端口(55、56)连通构成,音响电路控制开关(57)由三极管及电阻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静音信号传递防破坏电路(15)由电阻、三极管、二极管及电容构成,一级静音信号存贮及泻放电路(20)由电阻、电容、三极管及二级管构成,一级静音信号放大电路(19)由三极管及电阻构成,二极静音信号存贮及泻放电路(18)由电容、电阻、二极管组成,发声电路电源及其信号泻放控制电路(17)由三极管、电阻组成。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防窃袋,其特征在于发声器由与磁蕊电感并联的压电陶瓷发声元件或电磁喇叭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立刚,未经任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5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线槽及专用于该线槽上的民用电气附件
- 下一篇:卡轴式自行车车头防盗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