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小型无污染镀锌加工配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6033.2 | 申请日: | 199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7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佩璐;顾群;焦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佩璐 |
主分类号: | C25D21/00 | 分类号: | C25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山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小型 无污染 镀锌 加工 配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消除污染的智能化生产设施。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用于镀锌及其它各类电镀领域,特别是需要附以实时控制的自动生产过程场合的专用自动消除污染的智能化生产设施未见报导。通常是借助人力,先由人根据自身所能适应的感觉对有关信号的印象作出判断,再用手去控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此类信号持续时间有时极短,只凭人的感觉器官的感觉和印象是不够的;特别是由于人的耳、目的生理差异、经验的多少、动作和反映的快慢差别等多方面的限制,就使得实时性的随机检索与控制成为一大难题;一般情况下会从时间上造成浪费,在需要实时性处理的情况下,其造成的浪费就会更大,在无污染全封闭状态下,则根本无法实现。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以适用于镀锌及其它各类电镀领域,特别是需要附以实时控制的自动生产过程场合的自动消除污染的智能化生产的专用的″中小型无污染镀锌加工配套设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性能良好、构造简单、成本低、体积小、便于安装、可编程、环境要求低的″中小型无污染镀锌加工配套装置″。
图1为″中小型无污染镀锌加工配套设施″的原理方框图。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由微型计算机系统、扩充摇控系统、机电生产系统、其它被控消污系统四大部分组成。它的心脏是一台微型计算机,该机控制着扩充摇控系统,并通过扩充摇控系统与其它部分建立联系,包括各类被控对象,如机电生产系统、被控消污系统等所处的状态及各种动作的完成情况。机电生产系统为计算机控制的对象之一,计算机可直接统过扩充摇控系统使机电生产系统完成其所能完成的全部动作。本实用新型在扩充摇控系统中还留有备用接口,可直接联接其它被控对象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更广泛的配套使用。
图2为″中小型无污染镀锌加工配套设施″实施例中扩充摇控系统的扩冲部分电路图。它由微型计算机总线,驱动电路和PIO并行接口组成。微机总线可由微型计算机上直接引出,并通过两片74LS244加以驱动后,接如1IC1(PIO),PIO并行接口根据总线接口的控制信号,由1IC1的pA0、pA1、pA2、pA3控制①、②、③、④的状态。其中总线的INT端与1IC1的INT端相连,总线的M1端、Rosot端、RD端、IORQ端、端依次与1IC2的第2、第4、第6、第8、第11端相连,总线的A0端、A1端、A2端、A3端、A4端、A5端、A6端、A7端依次与1IC3的第2、第4、第6、第8、第11、第13、第15、第17端相连,总线的D0端、D1端、D2端、D3端、D4端、D5端、D6端、D7端依次与1IC1的D0端、D1端、D2端、D3端、D4端、D5端、D6端、D7端相连;1IC2的第18、第16端依次接1U1的两个输入端,1IC2的第14、第12、第9端依次与1IC1的RD端、IORQ端、端相连;1IC3的第18、第14、第3端依次与1IC1的B/A端、C/D端、CE端相连;1U1的输出端接1U2的输入端;1U2的输出端接1IC1的M1端;1IC1的pA0端、pA1端、pA2端、pA3端依次接①、②、③、④端,1IC1的ARDY端与1IC1的GND端相连后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佩璐,未经杨佩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