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便座椅折合定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06414.1 | 申请日: | 199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8341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6-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德隆 |
主分类号: | A47C4/00 | 分类号: | A47C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第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台湾省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便 座椅 折合 定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简便座椅折合定位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具二枢接的枢接座、枢接头,且该枢接头以定位凸块伸入枢接座周缘的导槽内,而导槽于接近二端侧设有多个凸点,利用定位凸块于志槽内滑移并受凸点卡制而可定位于导槽二端部,使枢接座、枢接头分别衔接后撑架、前撑架得以作支撑或收合的定位。
常见的可折合式座椅结构,大多是于枢转或各关节部位设计成紧密配合,使座椅收合时呈迫紧状态而具定位效果,然而,此种以迫紧方式的定位结构,其在使用时有下列缺点:(1)由于其于枢转或关节部位具有收合时迫紧结构的设计,因此使用者座椅收合时需以较大的力操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2)由于前述迫紧结构具有罗严重的磨擦,因此经长久使用后,势必因磨损而降低其紧迫性,造成定位效果不佳。
有鉴于一般常见可折合式座椅结构有上述缺点,针对该缺点研究改进,终于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简便座椅折合定位结构,其是于后撑架的二背套中段设有二枢接座,而于一侧面呈L形弯折的前撑架端部设二枢接头,将该二枢接头以枢轴贯设于枢接座上,利用枢接头以多个定位凸块伸入枢接座二侧的弧形志槽内,并于其内滑移,通过于导槽接近二端部设置多个凸点,使定位凸块滑移至导槽二端部形成卡抵定位,而二相衔接4后撑架、前撑架则于伸张或收俣时具稳固的定位,以适用使用状态或便于收存。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的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伸张动作示意图。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组合图及枢接座、枢接砂的构造分解图,由该图所示,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后撑架1、枢接座2、前撑架3及枢接头4等部位;其中后撑架1包含二可连动的垂直杆12,二垂直杆12间并套设一背套11,枢接座2是设置在后撑架1的中段部位,其中央设有一轴孔21,轴孔21二旁设有二相对称的导槽22,该导槽22于二端部内边侧设有多个凸点221、223,使导槽22二端部形成一收合定位部222与一直立定位部224,前撑架3是一侧面呈L形管体,其二端部并呈水平向后延伸,且二水平延伸端部之间并套设有一座套31,枢接头4是设置于前撑架3的二端部,且由中段向外端设二分叉延伸部41,该延伸部41中央设有一贯穿的轴孔42,二延伸41间于轴孔42旁侧设有二对称的定位凸块43,二延伸部41间另设有一与前撑架3延伸方向平行的横置导槽44。
组合时,以一枢轴45贯穿枢接头4的轴孔42与枢接座2的轴孔21,使后撑架1、前撑架3通过枢接座2、枢接头4衔接并呈可枢转的状态,而枢接头4的定位凸块43恰可伸入枢接座2的忖槽22内,并可于其内滑移,利用凸点221、223凸起形成的抵顶作用,可使定位凸块43于滑移至志槽22二端部时产生定位效果。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合及伸张动作示意图,结合图1、图2可知:扳动后撑架1与前撑架3使之靠合,则枢接头4的定位凸块43滑移至导槽22的收合定位部222一端,并受凸点221的卡抵而可保持于定位,此时,后撑架1可由二延伸部41间的横置导槽44伸出而保持与前撑架3平行贴近的收合状态,而当后撑架1、前撑架3伸张开时,定位凸块43于导槽22内滑移至直立定位部224,并受凸点223的抵顶而可保持于定位,使后撑架1、前撑架3形成相互垂直的定位以便于使用。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简便座椅折合定位结构确实具有结构简易、操作便利且伸张收合定位稳固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德隆,未经黄德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播种机用单元盘式开沟器
- 下一篇:电解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