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筒的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97206641.1 | 申请日: | 199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2871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庆利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鲍良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筒,尤指一种实用、卫生且使用方便的垃圾筒。
现今一般常见的垃圾筒,主要是在上方有一开口的筒体,垃圾袋可对应的放在筒内,垃圾袋的开口边缘往外翻而套在筒体的外壁面上,这种开放式的垃圾筒结构,严格讲是不符合卫生要求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实用、卫生且使用方便的垃圾筒新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垃圾筒包括一底座、二框架及二压条,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四个角落分别具有一圆球,前、后两侧在两个圆球之间分别设有一框杆且在框杆上设有一踏板,又该底座的左、右两侧在两个圆球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弹性体,框杆、弹性体距地面有适当高度;二框架由略呈冂字形的边框,以及在该边框两侧之间的数个横框构成,该二框架分别设在底座前后的两个圆球上,而该二框架的顶框是碰靠在一起的;二压条的截面呈倒U字形,分别压设在二框架的顶框上。
其中,弹性体可用PE塑胶或其他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垃圾袋开口四周边缘往外翻套设在二框架的顶框上,再用压条将垃圾袋两边固定在二框架上,使垃圾袋架设在底座及二框架内的容置空间中,垃圾袋的开口由二框架的顶框所压制而呈封闭状态;其二,使用时,使用者脚踩踏板,因底座左、右两侧在两个圆球之间的弹性体具有弹性而可弯曲,使底座前后两侧的框杆及底座四个角落的圆球顺利向下倾斜,底座原先的四个重心支点往外位移,从而导致二框架分开的同时,垃圾袋的袋口也就打开,以利于丢弃垃圾;同理,当使用者的脚离开踏板后,因弹性体的弹性作用反弹回去,使二框架恢复原状,起到封闭垃圾达到卫生要求。
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图。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垃圾筒包括一底座1、二框架2及二压条3,其中,底座1的四个角落分别具有一圆球11,作为底座1的四个支点,该底座1的前、后两侧在两个圆球11之间分别设有一框杆12,距离地面有适当高度,在该框杆12上又设有一踏板13,而该底座1的左、右两侧在两个圆球11之间分别设有一条弹性体14,距离地面亦有适当高度,该弹性体14可用PE塑胶弹性材料制成一条扁平波浪形;二框架2由略呈冂字形的边框21,以及在该边框21两侧之间的数个横框22构成,该二框架2是分别设在底座1前、后的两个圆球11上,而该二框架2的顶框23是碰靠在一起的;二压条3的截面呈倒U字形,分别压设在二框架2的顶框23上,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中,请参阅图3所示,其中,垃圾袋4的开口四周边缘往外翻套在二框架2的顶框23上,再用压条3将垃圾袋4两边固定在二框架2上,使垃圾袋4架设在底座1及二框架2内的容置空间中,垃圾袋4的开口由二框架2的顶框23所压制而呈封闭状态;在使用时,请参阅图4所示,使用者脚踩踏板13,因底座1左、右两侧在两个圆球11之间的弹性体14具有弹性而可弯曲,使底座1前、后两侧的框杆12及底座1四个角落的圆球11顺利向下倾斜,底座1原先的四个重心支点往外位移,从而导致二框架2分开的同时,垃圾袋4的袋口也随之而打开,以利于丢弃垃圾;同理,当使用者的脚离开踏板13后,因弹性体14的弹性作用反弹回去,使二框架2恢复原状,起到封闭垃圾袋,达到卫生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庆利,未经陈庆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6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棉花采摘头
- 下一篇:大便器堵塞防外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