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胶管的补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6674.8 | 申请日: | 1997-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612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生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F16L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胶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空胶管的补强装置,具体地说是在使用条件下的一种重量较轻或管壁较薄的中空胶管,使其管内置入依其内径大小制成的呈十字、井字或米字等形式撑架,以形成对胶管受压强度的适度提高。
由于中空胶管的使用包括塑胶材料上、制造过程中以及成型条件上,都有其制备较方便与成本较低的特点,因而广泛地被使用于各式独立管物、组合管物或套接管物上,或为中空圆管状或为中空方管状;除在胶管使用较为方便外,它也因塑胶材料本身的限制,使得各种中空成型胶管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由于塑胶材料在抽取成中空管状时,其性质较为脆弱,因而在相对应力需求上,需以较厚的管壁成型,从而在材料耗用上以及管体体积与重量上,未能符合部份管物规格要求,此一情况尤以套合式伸缩管体的使用上更为明显,因此在绝大部份的伸缩管体如伸缩伞柄、伸缩置物管架、旅行箱伸缩拉杆等套管设计上,故可在外管加强管壁处理,但因其内管受到外管管径的限制,使得内管强度无法承受预定应力,因而形成此类套管大体上均以铝或锌等材料制成,以便使应力符合实际需求,这样除在制造成本上增加负担外,整体套管的重量也因使用金属材料而增加,相对说也造成对中空胶管用途上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设计成与中空胶管的管内壁可做多点接触的撑架,使其在置入中空胶管管内时,形成适当的补强作用,管体强度的增加使中空胶管可适当地作为各式伸缩管的内管,或为其他必要承接局部外力的管体,使中空胶管在实际用途上得以大幅度扩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中空胶管内置入的撑架是以十字、井字或米字等形式为长条片体状做一体式成型,使之在置入胶管内部时除对重量的增加程度减至最低外,其片体间预留的空间可供做胶管为其他附加装置的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中空胶管内置入的撑架可根据胶管实际需要做适当的裁切,使其或为贯穿整支胶管、或在前后二端或在中央以适当裁切长度置入,使对胶管形成全部或局部的补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中空胶管的补强装置主要包括中空状的胶管,其特点是在该管内置入一体成型呈外张的撑架,使该撑架在管内壁形成多点接触的均匀补强作用。进一步,其一体成型的撑架可贯穿置入中空胶管内,或经适当裁切置于管端或中央等局部位置,所述的撑架可为十字、井字或米字等形式的撑架,它们构成对中空胶管内部的多点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中空状胶管管内置入的撑架使胶管内壁与撑架形成多点接触,增强了胶管管体强度,使其扩大了实际用途。
2.采用中空胶管的补强装置可具有降低成本、减轻本身重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简单说明如下: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胶管结合撑片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胶管与各式撑片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面说明:
10-中空胶管,11、12-管端部,13-管中央部,20-十字撑架,21-撑架,22-空间,30-井字撑架,40-米字撑架,50-椭圆胶管,60-方形胶管。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中空胶管10内置入呈十字形撑架20并为长条片状一体成型的撑架21,使该撑架21以完全贯穿方式与中空胶管10结合,或在中空胶管10二管端部11、12或中央部位13等处做局部补强的结合,以适应实际需求;撑架21与中空胶管10的结合,则以使呈外张并为对应状态构成的条片形成对管内壁的多点接触,使中空胶管10在外力承受上受到均匀的支撑补强作用;在撑架21设计上,其一体形成的对应状条片在置入中空胶管10管内呈接触状时,各条片与管内壁所形成的空间22除有助于减轻重量外,该空间22亦可做为中空胶管10实用上装设与套管间(未示出)供卡合或定位附加装置的容纳空间。
参阅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所使用的撑架可根据需要以井字形撑架30或米字形撑架40等形式的撑架21与中空胶管10结合,或以该等形式的撑架21等结合呈椭圆形的中空胶管50或方形的中空胶管60。
本实用新型利用以管内壁形式设计制成的一体式长条形撑架,使其可以全部贯穿或局部置合方式结合于中空胶管内壁,使其呈外张并为对应状态构成的条片对管内壁所形成的多点式接触形成的补强作用,可提高中空胶管的支撑力量,进而扩大此类中空胶管的实用性与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生,未经王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