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紧急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6834.1 | 申请日: | 199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7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立强;陈纲;吴海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英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0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急 逃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火灾紧急情况下高楼应急人员下降撤离的紧急逃生器。
在现有技术中,应急逃生器有救生缓降器、安全绳等。救生缓降器的下降机构本体内装有行星机构的绳索系连构件,利用行星机构和摩擦块的离心摩擦减缓绳索下降速度。由于其使用单根下降绳索,若摩擦块出现故障,后果不堪设想;其结构也较复杂,可靠性差,再者往返使用性能差,多人次使用时间长。单根的安全绳的使用只限于两、三层的建筑,因其无其它配套设备,只靠下降逃生人本身的力量抓紧绳索下降,要求使用者身强力壮,因此适用的人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可靠、简易、实用、能快速往复的紧急逃生器,适于各种人员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一样包含有一个顶部带有悬挂钩的下降机构本体、安装于下降机构本体内的绳索系连构件和下降绳索。其特征在于绳索系连构件为固定于下降机构本体内的一根横杆;下降绳索为一根闭环绳索,闭环绳索上部旋绕于横杆上,闭环绳索下部能接近下降撤离安全地方。使用时,下降机构本体通过顶部的悬挂钩吊挂于建筑物高处的可靠物上,下降绳索下垂于建筑物外,使用人将身体系紧于闭环绳索的一根下垂绳上,而双手抓紧闭环绳索的另一根下垂绳,缓慢地逐手放松手中下垂绳,由于绳索与横杆及绳索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即可实现缓慢轻松下降,其下降速度可由使用人本身手抓紧绳索释放的速度来调节,也可由第二者拉住闭环绳索的一根下垂绳来放逃生者下降。当前者下降到安全地方时,第二个逃生者可接着进行下降逃生,实现快速往复使用。
上述的横杆上旋绕的闭环绳索可与下降机构本体顶部内壁相接触,则可防止绳索旋绕于横杆上发生绳索重叠旋绕,又可使绳索与下降机构本体顶部内壁摩擦而增加下降阻力,使用更省力。
上述的横杆可设计为螺旋形杆,闭环绳索上部旋绕于螺旋形杆的螺旋槽内。绳索与螺旋槽之间的摩擦提供下降阻力。
为了更便于使用,在闭环绳索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挂钩或挂环。使用人可将身上安全带的安全钩挂于一个挂钩或挂环上即与闭环绳索的一根下垂绳系紧。
上述的下降机构本体可以设计为“∩”形构架、或者为下部有穿绳开口的匣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可快速、往复使用,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适于各种人员使用,因而便于推广。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闭环绳索的中下部分)。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省略闭环绳索的中下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是:参见图1,本紧急逃生器包含有一个上部带有悬挂钩2的下降机构本体1、固定于下降机构本体1内的一根横杆3和下降绳索4。横杆3为螺旋形杆,下降绳索4为闭环绳索,闭环绳索4上部旋绕于螺旋形杆3的螺旋槽内,闭环绳索4下部能接近下降撤离安全地方,闭环绳索4中部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挂环5、6。闭环绳索4的承受重量设计为1.4~1.5吨。下降机构本体1为下底有两个穿绳孔的匣体。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横杆3为圆柱形光杆,闭环绳索4上部旋绕于横杆3上而与下降机构本体1顶部内壁接触。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横杆3为两端部有凸环的圆柱形光杆,闭环绳索4上部旋绕于横杆3两凸环之间的圆柱形光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