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绞边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6934.8 | 申请日: | 1997-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45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群 |
主分类号: | D03J1/00 | 分类号: | D03J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1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边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梭织机上的与综框相连的绞边器。
用于无梭织机的已有的绞边器(见图1),其结构是金属插片(3a)的2只插片脚分别设在形状相对应的2根导轨体(1a,2a)的插片槽中,这种绞边器在使用中,因织物毛边的经线对绞边器的塑料制成的导轨体(1a,2a)的不断磨擦作用,而导轨体(1a,2a)的该磨擦部位(4a)宽度较细,故易起槽而断裂,所以这种绞边器一般的使用寿命为1~3个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的绞边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图2至图5),本绞边器具有2个导轨体(1,2),每个导轨体(1,2)的上部耳攀(11,21)处转动连接有锁扣(3),导轨体(1,2)的槽体(13、23)的前后2个磁铁座孔中分别设有永久磁铁(4),金属插片(5)的两只脚分别插入左右2个导轨体(1,2)的槽体(13,23)中,其结构特点是,槽体(13,23)的上端头(13-1,23-1)宽度较宽、与槽体中下段(13-2,[23-2)的宽度基本相同,且上端头(13-1,23-1)所用的材料为强度较高的弱磁性金属材料,该上端头(13-1,23-1)作为金属嵌件设在导轨体(1,2)中,与上方的塑料材质的上连接杆(12,22)及下方的塑料材质的槽体中下段(13-2,23-2)固定连接成一体。
上述上端头(13-1,23-1)上设有与上连接杆(12,22)及槽体中下段(13-2,23-2)固定连接用的工艺孔。
上述导轨体(1,2)的槽体(13,23)的上端头(13-1,23-1)所用的材料为1Cr18Ni9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绞边器使用后耐磨损,寿命大为延长,可达8个月以上,且成本也基本不增加。性能价格比增长明显。(2)制作作为本绞边器的导轨体的槽体的上端头金属嵌件时,只需对板材冲压落料并冲出工艺孔再折弯即可,不仅制作比较方便,而且与上连接杆及槽体中下段的连接也比较牢固。(3)本绞边器安装方便,其余性能与原有性质相同,是绞边器的更新换代产品。
图1为已有的绞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位于左边的导轨体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位于左边的导轨体的右视图。
图5为金属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见图2至图4,用1Cr18Ni9不锈钢板经冲压落料并冲出工艺孔、再折边弯曲制成可用作上端头(13-1,23-1)的金属嵌件。将金属嵌件放在模具型腔的中部,在型腔的其余部位填入尼龙类聚酰胺树脂及合成纤维的混合粉料,合上上模后热压成型即制成带有金属嵌件的导轨体(1,2)。导轨体(1)和导轨体(2)的形状略有不同,即其上部耳攀(11,21)、下连接杆(14、24)及下部耳攀(15、25)形状相同,槽体(13,23)的形状相对称,左面的导轨体(1)的上连接杆为直线形,右面的导轨体(2)的上连接杆(22)为折弯形。
锁扣(3)也由上述混合粉料热压成型制得。将锁扣(3)由其锁扣销插入导轨体(1、2)的位于上连接杆(12、22)处的锁扣孔中,使锁扣(3)与导轨体(1,2)转动连接。将2个永磁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磁铁(4)分别塞入导轨体(1)的位于槽体(13)处的前后两个磁铁痤(16、26)的座孔中,并用502胶粘剂粘结固定。亦将另外2个圆柱形磁铁(4)分别塞入导轨体(2)的位于槽体(23)处的前后两个磁铁座(26)的座孔中并用502胶粘剂粘结固定。
用60号钢板冲压制成图5所示形状的金属插片(5),并将金属插片(5)的左脚插入左面的导轨体(1)的槽体(13)中,将金属插片(5)的右脚插入右面的导轨体(2)的槽体(23)中,即构成绞边器。
本绞边器可用于剑杆织机、片校织机、喷气织机等无校织机。使用时,使绞边器导轨体(1,2)的下部耳攀(15,25)钩住综框的下边框,使上部耳攀(11,21)由锁扣(3)扣在综框的上边框上,处于织物的边缘的一根经线位于金属插片(5)与导轨体(1,2)之间,另一根经线位于金属插片(5)的经线孔(53)中。随着织机的运行,左面的导轨体(1)所在的综框与右面的导轨体(2)所在的综框上下相对移动,织物不断前进,而使毛边被绞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群,未经李国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