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骑乘式及仰卧起坐运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7206976.3 | 申请日: | 199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805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06 |
发明(设计)人: | 詹昭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昭明 |
主分类号: | A63B21/068 | 分类号: | A63B21/068;A63B2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南京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文山区木***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骑乘 仰卧起坐 运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特别是一种兼作骑乘式运动及仰卧起坐两种运动的“骑乘式及仰卧起坐运动器”。
现有的骑乘式运动器是在前、后支架的前部装有把手和脚踏,后部装有座板,把手、脚踏、座板与支架之间分别采用轴体作杠杆式活动联结。使用者坐在座板上,手抓把手,脚踩脚踏(脚踏板、脚踏杆或脚踏管),用力上拉,即可将座板和自己的身体一起提升;放松后,身体和座板因重力而下降,如此反复,达到运动目的。现有各种骑乘式运动器都是只能作这种骑乘运动,锻练腹背肌肉所必需的仰卧起坐运动,则需另备“仰卧起坐运动器”,不能在一个器具上同时作这两种运动,使用者经常感到不便。既使另备了仰卧起坐器具,仍有不便:该器具分为平板型与弧板型,功能有区别,无论是只备其中一种,还是两种都配备,使用时仍然不方便。另外,现有的骑乘式运动器把手的宽度是固定的,无法适应不同身高或不同力量的使用者的不同要求。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运动器具,它应能分别满足骑乘式运动功能和仰卧起坐的运动功能两种需要,同时它把手的宽度和高度应能调节,以适应体型或力量不同的使用人,它的仰卧起坐板,也应能够在平板型和弧板型之间方便地转换,板的倾斜角度也应能够调节。
完成该发明任务的方案如下:骑乘式及仰卧起坐运动器,与现有技术中骑乘运动器相同的是:设有前支架与后支架,支架前部装有把手管架,把手管架上装有把手和脚踏,支架后部装有座板,把手管架、座板与支架之间分别采用轴体作杠杆式活动联结。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征:
在前支架与把手管架之间,设有固定销孔和插销(在需要作仰卧起坐时,用以固定支架与把手管架);
在座板后部设有联结孔(用以安装仰卧起坐用的卧板),设有卧板,卧板的前端亦设有联结孔和联结插销。卧板可设两块,分别为平型卧板与弧型卧板;
在后支架上设有一个卧板支撑杆,支撑杆下端与后支架以轴体作活动联结,支撑杆顶端有定位孔和定位销,在两块卧板的下面,设有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的若干定位孔(支撑杆顶端定位孔与卧板下面的某个定位孔相对,插入定位销,即可将卧板固定在某一角度上,换用不同的定位孔,可得到不同的角度)。
在把手管架上,还设有置脚杆和勾脚杆(供仰卧起坐时勾脚用)。
使用时,使用者坐在座板上,手抓把手,脚踩脚踏,用力上拉,即可将座板和自己的身体一起提升;放松后,身体和座板因重力而下降,如此反复,达到运动目的。因体型或不同运动量的需要而要加长加高把手时,可套上把手加宽延长管。需做仰卧起坐运动时,先用固定插销插入固定销孔,将器具固定,同时,将卧板中的一个,用联结插销安装在座板后方,再将卧板支撑杆上端的定位孔对准卧板下面的某一定位孔,用定位销固定后,即可做仰卧起坐运动。换用不同定位孔,可调节卧板的角度,获得不同的运动量。
以上方案中把手管架的优化方案是:把手管架由两组套接在一起的外管和内管,或母框体和子框体构成,用内管或子框体插入长度的多少,来调节把手管架的长度,同时设一个卡榫用以固定内管或子框体。
把手的优化方案是;设有一对把手加宽延长管,该管上段垂直向上,中段弯成水平,下段再弯向下,(接上该加宽延长管时,即可加宽、加高把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结构的运动器具,它能分别满足骑乘式运动功能和仰卧起坐的运动功能两种需要,同时它的把手宽度、高度能够调节,可适应不同体型或不同力量型的使用人,它的仰卧起坐板,能够在平板型和弧板型之间方便地换用,板的倾斜角度也能够方便地调节,所以给使用人带来方便。
现结合附图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现有技术中骑乘式运动器之一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同一实施例不同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把手加宽延长管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卧板的不同使用角度;
图7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倒3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昭明,未经詹昭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6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