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锯齿式试轧机无效
申请号: | 97207086.9 | 申请日: | 199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857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7-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国银 |
主分类号: | D01B1/06 | 分类号: | D01B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大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季晟 |
地址: | 2316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齿 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为评定皮棉等级,用以试轧被评籽棉的籽棉试轧机械。
根据国家规定,从一九九三年开始,在部分地区统一实行采用锯齿式试轧机进行籽棉试轧。锯齿式试轧机由于结构的不同,使其在工作形式上不同于已有技术中的皮辊式试轧机,后者是一次性把单粒籽棉上的纤维轧尽,而前者则要在工作箱内首先形成棉卷,再经过锯齿多次钩拉。目前,锯齿式试轧机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工作方式。
1.首先,在工作箱内放入部分棉籽作棉卷,再将被试轧籽棉投入,进行试轧,这种方式的明显不足之处是,用来轧制棉卷的棉籽,其质量优、劣及毛头率直接影响着试品皮棉的品级和衣分。
2.把一定数量的籽棉一次性放入工作箱内,在规定的时间轧完。但是这样一来,开始时,工作箱内纤维多,轧出的皮棉就好,随着工作箱内的棉纤维被锯齿钩拉不断减少,而品级也逐渐降低,造成皮棉品级不一致。
鉴于上述情况,已有技术中的锯齿式试轧机所轧制出的试样,并不能够准确地作为皮棉等级和衣分的评定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锯齿式试轧机,以便于为籽棉等级和衣分的评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电机、机架、设置在机架顶部的盛花斗、位于盛花斗一侧的工作箱、刷棉机构、集棉机构和轧花机构,其特征在于:
a.在所述工作箱内,由抱合板、胸板和肋条组成一个上有一道喂花开口的圆柱形棉卷室,在该圆柱形棉卷室内,设置拨棉辊,所述拨棉辊在其外圆周上开设有若干轧棉沟槽,该轧棉沟槽在轧棉辊轴向均匀设置,轧棉沟槽截面为梯形,并且槽顶宽、槽底窄;
b.所述轧花机构采用锯片滚筒,锯片滚筒上均匀设置若干锯齿片,所述锯齿片与轧棉沟槽一一对应,锯齿片的上部位于工作箱内,分别与相应的轧棉沟槽嵌合;相邻的锯齿片之间,设置肋条,所述肋条的底端固定在机架上。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特殊结构的工作箱,拨棉辊填充工作箱容积,即代替棉卷。如此一来,不需要在工作箱内预先留有部分棉籽,即便是一朵棉花,也能轧尽。因而彻底解决了已有技术中棉卷质量的差异给试品等级带来影响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截面为梯形的轧花沟槽,并且其槽顶宽、槽底窄。这样,随着锯齿钩住纤维,由轧棉沟槽顶部逐渐向其槽底嵌入时,由松变紧,恰似棉卷室密度加大,从而有利于锯齿多钩拉纤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提高轧花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试品品级的一致性,使其符合国家标准。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其整机重量约为80Kg。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轧花机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轧花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整机组成包括驱动电机21、机架1、设置在机架1顶部的盛花斗2、位于盛花斗一侧的工作箱3、刷棉机构、集棉机构和轧花机构。
刷棉机构有十六根毛刷条13装在两只铸铁法兰上,构成毛刷滚筒,安装在机架1上。毛刷滚筒两端法兰上各有四块刮风板14,刮风板14用以在毛刷滚筒旋转时产生风力,防止纤维缠在轴上。毛刷滚筒的周围分别设有挡风板11和档风板16,其作用是诱导风力把纤维经由皮棉道17送入集棉机构。
集棉机构由压棉辊19和尘笼18构成,在尘笼18的旁侧,设有储棉斗20。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工作箱3内,由抱合板4、胸板5和肋条8组成一个上有一道喂花开口的圆柱形棉卷室,在该圆柱形棉卷室内,设置拨棉辊6,所述拨棉辊6在其外圆周上开设有若干轧棉沟槽22,本实施例中,共开设有八道轧棉沟槽22。该轧棉沟槽22在轧棉辊轴向均匀设置,轧棉沟槽22截面为梯形,并且,槽顶宽、槽底窄。此外,本实施例中,在拨棉辊6的外周,沿其轴向开设有拨棉沟槽15,拨棉沟槽15共有三条,在拨棉辊的径向均匀分布。
如图3所示,由拨棉辊6、分别位于拨棉辊6两端的两块圆形墙板,以及相应设置的辊轴组成拨棉滚筒,工作时,连同圆形墙板一起旋转,因而不会因棉卷停转而影响试轧生产,有助转之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国银,未经余国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式抽油泵用高压抽油装置
- 下一篇:酒类灌装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