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扳式腰椎牵引床无效
申请号: | 97207235.7 | 申请日: | 199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71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炯;田世荣;张梅;陈朝晖;郑东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义炯 |
主分类号: | A61F5/045 | 分类号: | A61F5/045;A61F5/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扳式 腰椎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包括有床板和床架的医疗用腰椎牵引床。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多发病,在众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中,牵引治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专用的治疗用设备,目前的牵引治疗,尤其是全麻大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每次需年轻力壮的男医生5-6人给病人作人力牵引,这种治疗方法常常因人力不足而不得不被搁置,同时存在的问题是,人力牵引避免不了的用力不均匀,以及用力角度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轻巧、灵活,牵引力度均匀,易于控制,牵引角度准确的手扳式腰椎牵引床,以提高大推拿等牵引术的医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和床架,其结构特征是:
a.所述床板由前部固定板和后部抬腿板构成,在所述前部固定板上,位于双侧腋下之处,设置腋档棒,所述腋档棒的底端穿过前部固定板,与设置在床架相应位置处的水平调节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后部抬腿板的背部设有抬腿板支架,相应位置处的床架上设置抬腿板升降槽,同时在所述后部抬腿板与床架之间设置量角器;
b.所述床架,在其尾部延伸设置手轮机构,该手轮机构是在手轮架上支承有手动转轴,手动转轴的中部固联手轮杆,手动转轴两轴端固联轮盘,轮盘外周开设有牵引绳槽,轮盘外侧壁上开设有定位销孔,同时,在相应位置处的手轮架上开有定位通孔。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疗效显著。可作多种体位下牵引,包括仰卧与俯卧平牵、仰卧与俯卧抬腿牵引,以及离合复位法牵引等。特别对腰椎同盘突出症的离合复位法治疗更具有突出优点和显著医疗作用,是国内外自动腰椎牵引床望尘莫及的。此外,对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功能性侧弯、腰椎滑膜嵌顿、椎管狭窄症、胸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等,运用不同的牵引姿势和方法,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牵引力和方向角度可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随意控制。牵引时感觉舒适,对腰腿痛疾病大多有立竿见影之疗效,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为显著。此外,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无噪音,因而对病人无精神刺激。
2、本实用新型操作省力简便,不受场地及电源条件限制。
3、本实用新型不仅造型美观、经久耐用,而且,由于其造价低廉、使用效果好,极易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前部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后部抬腿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后部抬腿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仰卧平牵使用状态图。
图7为俯卧平牵使用状态图。
图8为仰卧抬腿牵引使用状态图。
图9为俯卧抬腿牵引使用状态图。
图10为离合复位法使用状态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有床板和床架。
其中,床板由前部固定板3和后部抬腿板14构成,在前部固定板3上,位于双侧腋下之处,设置腋档棒1(如图3所示),腋档棒1的底端穿过前部固定板3,与设置在床架17相应位置处的水平调节螺杆2螺纹配合。转动水平调节螺杆2,由于螺纹配合,腋档棒1在水平调节螺杆2上左、右移动,借此,以调整两只腋档棒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体形的使用者。另外,腋挡棒弯曲度形如牛角,内侧面平滑柔软。
后部抬腿板14的背部设有抬腿板支架19(如图4所示),相应位置处的床架17上设置抬腿板升降槽15,以适应不同长度的下肢。同时在后部抬腿板14与床架之间设置量角器16。如图4所示,该量角器16固定在抬腿板14上,其一侧边与抬腿板14的板面平齐。抬腿板14的抬起角度可直接在量角器16上读出。抬起后的抬腿板14由如图4所示的抬腿板固定挂钩20进行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床架17尾部延伸设置手轮机构,该手轮机构是在手轮架24上支承有手动转轴25,手动转轴25的中部固联手轮杆4,手动转轴25两轴端固联轮盘26,轮盘26外周开设有牵引绳槽5,轮盘26外侧壁上开设有定位销孔6,同时,在相应位置处的手轮架24上开有定位通孔10。为了便于操作,在手轮杆4的末端安装杆帽8。图2中示出的由插销链带11链着的轮盘插销9用来在需要时,穿过定位通孔10插入定位销孔6,这样,轮盘26即被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义炯,未经张义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