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蚕茧质量快速检验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7207699.9 | 申请日: | 199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3001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祚忠;杜一普;张绍文;尹殿东;王力;王叔平;杨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南充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蚕茧 质量 快速 检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蚕茧质量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需要在现场快速检测蚕茧质量的装置。
蚕茧作为缫丝工业原料,其使用价值主要取决于茧层量的多少以及蚕丝质量。而上述指标受饲养方式,品种的影响,差别较大,收购时必须按等级论值定价。在国内,蚕茧收购基本上是收购鲜茧,鲜茧的评级定价必须在收购的现场作出,这是一项不容易判断准确的工作。为了准确定级,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例如日本收购蚕茧时,采用抽样茧试缫,由工厂式专用大型缫丝机缫丝,检测蚕茧出丝量(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纤度、匀度等指标,然后按质定级。我国也推行有“组合售茧、试缫计价”,例如在江浙一带建了几个茧检定所,采用工厂式缫丝机进行试缫定级。由于建一个茧检定所需数百绪缫丝机及大量配套设备,需投资500万元以上。而我国养蚕分散,上千万农户(仅四川一个省就达700万户)养蚕,全国需建几百个茧检定所,国家以及行业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以投资建齐,所以这种办法基本上没能实施。又由于售茧时间集中,全国大多数地方收购蚕茧时都没有检定。收购单位早已回复到“凭口喊价”、“手摸评估”等,难以体现“优茧优价”政策,严重挫伤了蚕农提高蚕茧质量的积极性,这也是全国近年来蚕茧质量不断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蚕业界急需一种蚕茧质量简易检测设备,以满足形势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套蚕茧质量的快速检测设备,以便在收购现场能快速准确地测定蚕茧内在质量,作为收购时评定等级的依据,并且价格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所述的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至少包括一套自动缫丝装置及缫丝后的返丝装置,自动缫丝装置包括一个由电动机及其传动系统组成的动力源,带动一套缠绕丝的小装置转动,小绕丝时有络绞装置控制丝的缠绕,动力源并驱动一套索绪装置及抽丝时的集绪装置,返丝装置包括一个由电动机及其传动系统组成的动力源,带动一套缠绕丝的装置,绕丝时有络绞装置控制丝的缠绕,装有自动计数装置和自停装置及烘丝的加热装置。
采用上述方案所设计的检测设备,即能在现场快速地检测出蚕茧的内在质量,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通过图示及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图1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传动原理图;
图2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返丝机传动原理图;
图3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正视图;
图4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侧视图;
图5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返丝机正视图;
图6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返线机俯视图;
图7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络绞机构正视图;
图8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索绪机构正视图;
图9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集绪结构主视图;
图10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集绪结构侧视图;
图11为蚕茧质量快速检测设备的试缫机小结构图。
在图1所示试缫机传动原理图中,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使小(1)转动,小是一种缠绕丝的装置。并同时带动一个络绞装置(2),所述的络绞装置保证丝在缠绕到小时分布均匀;传动系统还通过一对伞型齿轮将转动传递到索绪装置(3),索绪装置在茧壳上理出丝头。传动系统还带动集绪器(4)旋转,便于添绪时集绪。
图2的返丝机传动原理图上,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系统带动绕丝装置(5)转动,一对蜗轮付带动一套络绞装置(6)旋转。所述的络绞装置(6)包括一个蜗轮带动的曲轴(7)及曲轴连杆和一个杠杆。带动一个滑块(8)作平滑移动,滑块(8)上固定的导丝机构使绕丝装置(5)缠绕丝时分布均匀,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络绞机构。
在图3和图4的试缫机装配图中,用具体的部件实现传动原理1中所要求的功能。所有的部件均装配在机架(9)上,由电动机所带动的由皮带轮系和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将转动传到各部件上。机架(9)的上部设置有两套缠绕丝的小(1),小(1)的下部相应位置有络绞装置(2),络绞装置的下部有集绪装置(4),机架(9)的侧面装有索绪装置(3),索绪装置(4)的下部空间设有缫丝锅(10),在上述的装置中操作时,煮熟的蚕茧经索绪机构(3)理索出绪头,移入缫丝锅(10),绪头套在集绪器(4)上自动合绪成为一股丝,经上下鼓轮做鞘后穿过络绞圈孔,缫绕在小(1)上,完成一个缫丝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6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排线刺破型连接器端子结构
- 下一篇:多味夹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