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电极接线柱无效
申请号: | 97207847.9 | 申请日: | 199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11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能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能全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21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电极 接线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电极的接线柱。
现有的蓄电池接线方法是在蓄电池的电极上连接一带螺纹的半圆接线圈,导线用螺钉连接在接线圈的螺纹上并与蓄电池的电极固定。这种连接方法简便易行,但由于蓄电池大多采用酸碱盐作溶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外渗液极易氧化接线圈而使导线腐蚀,有时还会引起火花甚至爆炸,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并且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原有接线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氧化,抗腐蚀的蓄电池电极接线柱。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将原来带螺纹半ξ接线圈设计成一封闭的环形接线圈,在环形接线圈的侧面铸连接一带有接线端的铜塑引导线。接线圈与蓄电池的极柱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氧化、抗腐蚀性能好,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并提高了蓄电池和电器工作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线圈,2引导线,3接线端。
采用带孔的铜导体作接线端3,根据机械强度及安全电流选择适当截面积的塑胶铜引导线2,接线端3的无孔端头与引导线2固连接,有孔端接用电器,引导线2的另一端与接线圈1一起铸连接为一接线柱即接线圈1和带接线端3的引导线2为一整体。最后将接线圈1与蓄电池的极柱焊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蓄电池接线柱,无氧化,防腐性能好,且安全方便,成本低,蓄电池使用寿命可延长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能全,未经陈能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8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国际音标标准发音示教板
- 下一篇:水泵密封阻水回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