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刹车器的弹簧微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07945.9 | 申请日: | 199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90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民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希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台湾省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刹车 弹簧 微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器调节装置,特指系一种悬臂式刹车器的弹簧微调装置。
“刹车器”是一种用来控制自行车行驶中产生立即停止或减速作用的装置;目前,自行车多是采用悬臂式刹车器,见附图1、2,其主要是由刹车块组件11,夹锁于刹车器支臂1侧边,并将调整块12凸管121部分伸入支臂园孔1A中,并以内六角螺栓B贯穿凸管121后与车架刹车器固定座21进行固锁,而固于连动块14之弹性钢棒141顶端,此时朝刹车块11倾斜并挡止滑套15,基于刹车线22及调整块12之锁固位控作用,使支臂1处于上段向外倾斜状,保持刹车块11不触及车圈2的适当间距,以保证刹车动作的有效控制;但是,由于刹车器固定座21焊固于叉管23时,稍有误差则极易造成排孔之角度不正,进而使刹车器支臂1无法定位在有效的刹止预备位,并因此形成两侧钢棒141弹性不平衡现象;而现有结构的刹车器,不便于调整钢棒141的位置,给使用和安装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调整、安装方便的悬臂式刹车器弹簧微调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方案实现的:先将定位插杆配合适当排孔卡位后,以螺锁固接将定位套管调整座及连动块等元件固于车架刹车器固定座上,使调整座微调元件顶触连动块角弧缺口的纵向挡面时,迫推连动块偏转并使钢棒拨档位产生较长距的行程量,从而实现快调控两侧刹车器支臂定位平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安装调整方便、成本低,适于与各种自行车配套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1为习用结构之组合示意图。
附图2为习用结构之微调操作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微调操作示意图。
见附图3、4,本实用新型由固装刹车块4的刹车器支臂3、定位套管5、微调元件6、调整座7、连动块8组成,所述刹车器支臂3顶端是连置刹车线的缺口槽31,定位套管5是端设环缘51园座53及造深凹槽52之长园管,连动块8为一顶固弹性钢棒81且内设园槽82,底侧设具横向挡面831,纵向档面832的角弧缺口83的辅助定位块,调整座7内设园孔71,侧缘延设内有螺孔721的弯架72,且在弯架72对应另侧向前延设一定位插杆73,定位套管5套置在车架刹车固定座21上,调整座7、连动块8,依次套装于定位套管5的园座53上,调整座7的定位插杆73嵌卡于因定座21上适当的排孔211中,利用支架3以螺栓B延伸至定位套管5内与车架刹车器固定座21锁固为一体,微调元件6旋装于调整座7上的螺孔721中顶抵在角弧缺口83的纵向档面832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简述于下:当需调整刹车块4的位置,仅需调整微调元件6顶抵连动块8纵向挡面,使其发生偏转,连动钢棒81拨挡支臂3至适宜的角度,以达到刹车动作之有效操作;特别应注意到,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钢棒81拨档支臂3至刹车器固锁中心之位距H1与微调件6固定位至刹车器固锁中心之位距H2形成数倍距差,造成两定点同角度偏移时会产生不同行程R1、R2以致本实用新径微调元件6之紧锁或松退的微调操作,即可快速控制钢棒81的适宜角度,达到快速调整刹车器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民,未经陈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79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