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气床垫无效
申请号: | 97208574.2 | 申请日: | 199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817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5-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健思 |
主分类号: | A47C27/08 | 分类号: | A47C27/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邓英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床垫。
为方便使用和携带,人们研制出以空气作为填充物的充气床垫。但现有的充气床垫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88217683号专利所述的气床垫,其气胆的固定是靠相邻两条气胆上的气咀的盖互相扣连而达到固定的目的。固定效果差,操作繁琐,尤其在床垫经过搬运、折叠后再次使用时,气胆便会卷缩以致不能正常进气。同时,气咀的气孔口方向与控制阀门的排气口方向成90°,使得连接的气管折弯,导致进(排)气不顺畅。此外,空气控制阀的气量调节是靠装在阀盖上的一支螺丝顶压密封垫来调节排气孔的密封程度,操作时需用螺丝刀拧紧或松开螺丝才能进行调节,不仅操作麻烦,而且密封性能差,阀门损坏率高。同时,控制阀是以进(排)气孔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总进(排)气孔的,进(排)气速度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密封性能好、进(排)气顺畅且操作简便的充气床垫。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本充气床垫由气胆、气管、内套、空气控制阀组成。(1)气胆的两端分别装有气咀和固定咀, 并通过连接环固定在内套上,使气胆与内套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容易操作。(2)气咀与气管连接的气孔口开在气咀的侧面,使气孔口直接对准控制阀的进(排)气口方向,消除了连接气管的折弯现象,使进(排)气顺畅。(3)空气控制阀的阀盖与阀座直接以螺纹连接,并以螺纹的进退调节密封垫对排气孔的压紧度,于阀盖中心开有与气泵的气管咀连接的总进(排)气孔。该控制阀的改进不仅使密封性能得到改善,而且进(排)气速度加快,操作、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结构牢固、密封性能好、进(排)气速度快、操作简便、不需使用任何工具即可进行充、放气操作,充(放)气时间短,使用十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在图;
图4是气咀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固定咀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环结构示意图;
图7是空气控制阀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8是空气控制阀阀盖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I-I剖面图;
图10是图8的II-II剖面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本充气床垫由气胆1、气咀2、固定咀3、连接环4、气管5、拉链6、内套7、空气控制阀8组成。气胆2装在内套7内,内套7上装有便于开合的拉链6。气咀2和固定咀3分别粘合在气胆1的两端。内套7两端开有用于穿过气咀2和固定咀3的孔10。气咀2和固定咀3头部呈上大下小的磨菇形。气咀2和固定咀3穿过内套7上的孔10后用连接环4固定在内套7上。连接环4用弹性材料制成。气咀2通过气管5与空气控制阀8连接。气咀2的气孔口9开在气咀的侧面,使气咀的气孔口方向可对准控制阀8的进(排)气口方向,保证进(排)气畅通。
参照7、图8、图9、图10,空气控制阀8由阀盖11、阀座12、密封垫13、垫圈14、固定环15组成。阀盖11与阀座12直接以螺纹16连接。手拧阀盖11,便可通过螺纹的进退调节垫圈14、密封垫13对排气孔(17)的压紧程度,从而调节进(排)气量。于阀盖11的中心开有与气泵的气管咀连接的总进(排)气孔18,总进(排)气孔18的进(排)气量大于控制阀8内各进(排)气孔的进(排)气量,以缩短充(放)气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健思,未经林健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8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