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竖管式避震前叉无效
申请号: | 97209725.2 | 申请日: | 1997-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737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山;黄忠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育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竖管式避震 前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的竖管式的避震前叉。
传统的自行车前叉并无适当的避震结构,因此在骑乘过程中,难免会不断地产生震动颠簸的不适感,从而难以充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理想舒适需求,如果需要从提供骑乘者舒适的骑乘感觉并兼顾安全性的两方面考虑,则采用自行车附加避震结构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产业发展趋势。
有关自行车避震前叉的结构设计,目前大多数是采用在自行车前叉的两侧管内部设置缓冲结构,以使前叉产生避震效果,这种具体构造可以参看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21946号“自行车避震前叉吊线架与下管组合构造”及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82764号“脚踏车用避震前叉改良”等专利案所示,但是这种避震前叉的结构设计的缺点是不但构件多、成本高、装配维修麻烦,并且在自行车受到震动时,无法确保前叉两侧管内部的缓冲结构产生一致的伸缩变形长度,这就可能造成前轮偏斜及自行车晃动加剧,因此随后便开发出一种竖管式的避震前叉结构以解决前述的双叉避震所衍生的缺点。
目前传统的竖管式避震前叉结构如图4所示,该避震前叉90于П形轮叉架91的顶部伸设一穿入缓冲器93的上管92,所述管形缓冲器93固设结合于竖管95前侧,一く形枢接架94连结于竖管95与轮叉架91之间;这样,利用缓冲器93及枢接架94的设计,就可以提供给轮叉架91以避震及缓冲效果;这种传统的竖管式避震前叉90结构,虽然可以解决前述避震前叉两侧管内部缓冲结构伸缩变形长度不一致的缺点,但是由于要考虑到前叉转向控制的因素,其整体结构配置就相当复杂,并且制造成本高、装配维修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精简且能确保转向控制性能的自行车竖管式避震前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竖管式避震前叉,其特点是它主要包括:
一内竖管,它为一体焊固于轮叉架顶面中央位置上的多边形管体;
一外竖管,其内部形成与内竖管对应的多边形穿槽,一卡掣柱焊固于所述外竖管底缘的前侧中央;
一缓冲弹簧,它是其规格略大于多边形内竖管外径的螺旋形弹簧;
一限位板,它是通过底部后侧的接块一体焊固于内竖管前侧底缘的中央,并在板面上开设有一纵向的条形滑槽;
所述内竖管穿设于外竖管的穿槽中,缓冲弹簧套设于内竖管外部而顶抵于内、外竖管之间,所述限位板的条形滑槽对正套设于外竖管朝前伸出的卡掣柱处,配合穿经滑槽而螺合于卡掣柱的螺栓以组成一种竖管式避震前叉的结构。
所述的自行车竖管式避震前叉的进一步的特点如下所述:所述内竖管为正六边形管体,并且外竖管的穿槽为对应的正六边形;
所述内竖管是通过底部外径较大的接座一体焊固于轮叉架顶面的中央位置上;
所述限位板的接块一体焊固于所述内竖管底部接座的前侧中央上;
于内竖管的外部上套设有同为多边形的衬片;
所述衬片是由二个半多边形管状片体对合构成,并且底缘处朝外径向地伸设有衍板;
所述外竖管于底部以环框形成一圈环抵面,且卡掣柱是一体焊固于环框的前侧中央上;
所述限位板前侧焊设有一供刹车线端部定位的套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特殊结构设计,因此在使用实施上,至少具有如下的优点:
(1)、以精简的结构产生缓冲避震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前叉直接以轮叉架顶部的多边形内竖管穿设于外竖管的多边形穿槽中,配合缓冲弹簧的顶抵及限位板的导引限位,就可以使自行车前叉产生缓冲避震功能,其整体结构相当精简和可有效地降低制造成本。
(2)、可确保转向控制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前叉内、外竖管的伸缩滑动结构为多边形介面的结合设计,配合限位板的限位及导引,可有效满足自行车车把对于避震前叉及前轮转向的操纵。
以下通过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及目的。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外观配置形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显示图1较佳实施例的组成构件及装配关系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显示图1较佳实施例的构件结合关系的组合剖视图;
图4是传统的自行车竖管式避震前叉的立体外观图。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避震前叉10主要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育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育华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9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分捡黑白棋子的围棋
- 下一篇:头戴式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