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贴合密封机无效
申请号: | 97209821.6 | 申请日: | 199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069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正辉;庄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C09J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宁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太平***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 贴合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贴合密封机,其借由轧压轮、驱动装置、支承轮、电热元件与调整架组,组成一贴合密封装置的特殊设计,促使其达到省料、受热平均、密封性佳、强度高、效率快且无废气产生的实用目的。
按,传统防水布材车缝后,其车缝处需由热气缝合密封机加以处理(如图1所示),以达到防水密封的功效,而传统热气缝合密封机(如图2、3所示),其机台(11)的支承座(12)上枢设有支承轮(13),而机台(11)的架臂(14)末端设有上下移动的轧压轮(15),主要在架臂(14)上组设有轮料架(16),延轧压轮(15)侧边的导料装置(17),将胶带(18)导送于轧压轮(15)与支承轮(13)间的布材(19)车缝处,此时架臂(14)末端悬吊的热风机(20)由出风口(21)向车缝处及胶带(18)加温,再由轧压轮(15)与支承轮(13)轧压贴合而成,然此种加工贴合的程序与方式却有如下的缺点,而使产品有许多瑕疵:
1、其胶合需藉助胶带(18)材料的辅助,使成本增加。
2、胶合所需的热风吹送,受热不易平均且易产生废气,使胶合不完全且影响操作人员健康。
3、胶合贴封的方式,并非一体的结构,使密封性与强度均大幅降低。
4、胶合的速率为求美观平整,与受阻于热风的加热时间,其加工效率无法有效提高。
所以,如何开发一种更具实用性的密封机结构,是一致努力改良与研究的目标。
鉴于此,创作人遂本其多年从事产业机械的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评估,并几经试作改良,终得一确具实用性与创新性的本实用新型。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热贴合密封机结构,其借由轧压轮、支承轮配合驱动装置、电热元件与调整架组的设计,组合成一贴合密封装置,得使其达到省料、受热平均、密封性佳、强度高、效率快且无废气产生的实用目的。
结合下列附图对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已知胶合成型示意图。
图2:是已知密封机立体图。
图3:是已知密封机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密封机的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密封机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实用新型密封机的成型示意图。
首先,请先参阅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贴合密封机,其机台(31)上设有架臂(32)及控制箱(33),而架臂(32)末端与机台(31)间设置有一贴合密封装置(34),其中该贴合密封装置(34)包括:
一轧压轮(35),枢设在架臂(32)末端前侧的导滑座(36)上,其中导滑座(36)由一作动件(37)上下导引迫动,驱使轧压轮(35)上下移动;
一驱动装置(38),由架臂(32)旁的驱动链条(39)、万向传动杆(40)与传动链条(41)构成,驱动轧压轮(35)回旋转动;
一支承轮(42),位于轧压轮(35)下方,枢设于机台(31)上的支承座(43)上;
一电热元件(44),以架杆(45)置定于支承轮(42)的切线后方,并由电路连接控制箱,其中电热元件(44)朝向支承轮(42)这侧形成一尖缘部(46);
一调整架组(47),组设于架臂(32)的末端上,其包括固定座架(48)与前侧的导轨(49)、导块(50),及固定座架(48)后侧固设的驱动杆(51),其中驱动杆(51)前端组接于导块(50)固设的凸板(52)上,而电热元件(44)的架杆(45)上端亦固设于导块(50)的凸板(52)上;
由调整架组(47)调整电热元件(44)与支承轮(42)间的距离,并将电热元件(44)上下侧的布材(30)加热预融,再由驱动的轧压(35)与支承轮(42)间轧压迫合成一体,同时轧压轮(35)上下调整其与支承轮(43)间的间隙并借驱动装置(38)调整轧压轮(35)的轧压速率,而达到省料、受热平均、密封性佳、强度高、效率快且无废气产生的实用目的。
以下兹就其使用情形及预期达到的功效、优点说明如后:
由本实用新型贴合密封装置(34)的设置,可完全免除胶带(18)、热风机(20)的使用,以达到省料、排除废气产生的实用目的;而将欲贴合密封的布材(30)如图6所示,由电热元件(44)的上下侧滑过加热预隔,使其受热均匀再经轧压轮(35)、支承轮(42)的轧压,促使上下侧的布材(30)迫合融接成一体,使此种加工程序可得到更佳的接合强度,同时因电热元件(44)以接触式传导热源,使布材(30)的受热平均且密封性极佳,另电热元件(44)借调整架组调整与支承轮(42)间的距离,而使轧压轮(35)、支承轮(42)间,欲轧压迫合的布材(30)具有适当的融合温度,同时轧压轮(35)借驱动装置(38)与控制箱(33)得到最佳轧压迫合驱动速率,以达到最佳的贴合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盛堃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98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防抱死制动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臭氧水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