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橡胶注射机的逆止缓冲阀无效
申请号: | 97209865.8 | 申请日: | 199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92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昌宏 |
主分类号: | B29C45/23 | 分类号: | B29C45/23;F16K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俦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注射 缓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注射机的逆止缓冲阀,特别涉及一种由分体的阀座与阀体组成、进料时可以防止其积料阻塞、逆止时可以扶正、达到紧密贴合的逆止缓冲阀。
后述图1-4表示于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269843号上揭示的橡胶注射机逆止缓冲阀构造,该逆止缓冲阀50具有一圆柱本体51,一入料端501及一出料端502,该入料端501有一十字间隔架部52,且于两两间隔架板间形成一进料通道53,具有一由十字间隔架部52往出料端502方向且向外辐射延伸与较大外径的圆柱本体51衔接而形成的逆止锥面54,及一个由该圆柱本体51往出料端502方向且向内延伸与一较小外径圆柱体衔接而形成的抵靠锥面55,且在抵靠锥面55表面上形成多条斜朝向轴心的送料槽56。
如图2所示,该逆止缓冲阀体50位于橡胶注射机内部位置,在进料孔61入口端内壁形成一第一锥壁62,出口端内壁形成一第二锥壁63,当原料由进料管64内的螺杆65推挤前进时,可推动该逆止缓冲阀50前进,使逆止缓冲阀体50的逆止锥面54脱离第一锥壁62,而使逆止缓冲阀体50的抵靠锥面55与第二锥壁63抵靠,如图2所示,原料从进料通道53、圆柱本体51四周与该进料孔61间的空间及送料槽56进入注射管66内,当注射管66储料达设定值时,压缩杆67就往下压使原料从喷嘴68注射,而该逆止缓冲阀体50因原料的反推力而脱离该第二锥壁63,更使该逆止缓冲阀体50的逆止止锥面54与该进料孔61的第一锥壁62抵靠密合,以防止原料倒流至该进料管64内。
图3表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39988号案揭示的橡胶注射机逆止缓冲阀构造,该逆止缓冲阀体70具有一入料端701及一个出料端702,该入料端701具有一尖锥部71,该尖锥部71底沿出料端702方向与一圆柱部72衔接,圆柱部72再沿出料端702方向斜朝向轴心形成一挡止锥面73,且于挡止锥面73末端形成一个逆止推面74,另外,在逆止推面74周围与尖锥部71之间贯穿多条平行轴心的送料槽75。
如图4所示,该逆止缓冲阀体70位于橡胶注射机内部位置,在进料孔81入口端内壁上形成一第一锥壁82,出口端内壁上形成第二锥壁83,当原料由进料管84内的螺杆85推挤前进时,可以推动该逆止缓冲阀70前进,使该逆止缓冲阀体70的尖锥部71脱离第一锥壁82,而逆止缓冲阀体70的挡止锥面73与该第二锥壁83抵靠,原料便沿尖锥部71与进料孔81间的空间及该送料槽75进入注射管86内,当注射管86储料达到设定值,压缩杆87即往下压使原料由喷嘴88注射,该逆止缓冲阀体70因原料反推於逆止推面74而脱离该第二锥壁83,如图4所示,使该逆止缓冲阀体70的尖锥部71与进料孔81的第一锥壁82抵靠将送料槽75密封,以防止原料倒流入该进料管84内。
上述两种逆止缓冲阀体构造,虽然可以在压缩杆67、87下压时具有防止原料因挤压而倒流入该进料管64、84内的功能,但是仍存在以下的缺点:一、进料时原料容易淤积。如图1、2所示的逆止缓冲阀体50,因该十字间隔架部52是由四片状体分别呈90°连结而成,在长期使用下,原料容易淤积于该十字间隔架部52交叉处57,使进料通道53阻塞而造成推送压力不均的现象。二、逆止时对阀体不具有扶正效果。如图3、4所示的逆止缓冲阀体70只是利用该尖锥部71与进料孔81的第一锥壁82抵对送料槽75密封,来防止原料倒流至该进料管84内,当该逆止推面74所受推挤的力不均时,该逆止缓冲阀体70会偏斜,而该尖锥部71与进料孔81的第一锥壁82会产生不能完全密闭该送料槽75的现象,会使原料倒流至该进料管84内。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能使进料时不会淤积、逆止时具有扶正效果、可达到使推送压力均匀、确实防止原料倒流至进料管的橡胶注射机的逆止缓冲阀。
本实用新型的橡胶注射机逆止缓冲阀,主要由分体的阀座及阀体组成,由固定不动的阀座内壁来构成进料通道,并使其具有框持扶正阀体的功能,因而使该阀体的抵靠锥面具有完整而无死角的全环锥面,由该阀座而固设在橡胶注射机的进料管出口端,因为该阀座不随阀体运动,使入料时该阀体受推动而位移脱离该阀座,使该阀体的抵靠锥面呈现完整全通的全环锥面,达到进料时不淤积且逆止时具有对阀体扶正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昌宏,未经吴昌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98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气检测仪
- 下一篇:折叠式汽车通用防护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