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用针具无效
申请号: | 97209905.0 | 申请日: | 199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3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再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再生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用针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灸用针具,尤指一种易于握持,且易于控制针体上、下移动及转动,以利于针灸治疗的针具。
针灸为中国的传统医术,由于其具有极为特殊的疗效,近年来,也备受国际医学界的认同,一般行针所使用的针具大都如图1所示,于一针体1上缠绕适当圈数的金属线11,供行针者手部握持,但由于行针时,该针具1需经由转动以控制其上、下移动,方能进、出受针者的皮肤内层,因此,往往行针者于操作时,因针体1不易握持,使针体1的底部尖端部12产生不当的晃动(如图2所示),从而影响疗效,且因针体1的尖端部12为平滑状,行针者于控制针体1的上、下移动时,需非常小心的掌握,以免引起受针者的不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具,其能于转动时易于控制针体的上、下移动,使治疗效果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具,针体的移动更为顺畅,以避免受针者的不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针灸用针具,其包含一针体及一缠绕于所述针体的金属线,所述针体的尖端部的横截面呈多角形,所述金属线的中央部位为以等径卷绕的螺旋状部分,两端则为平直延伸段,所述金属线以倾斜角度缠绕于针体上。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使用方便、易于控制。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针具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现有针具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A及3B为图3中A-A断面的两种形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及6为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线的缠绕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3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设有一针体2,该针体2的尖端部21的横截面呈多角形,针体2上缠绕有适当圈数的金属线3,该金属线3于绕设针体2之前,先于其中一端保留预定的长度A,再由该保留段A的末端作为起始点,以等径圆状卷绕适当的圈数,从而构成一定长度的螺旋状部分31,并于该螺旋状部分31的末端以平直延伸预定的长度B后予以弯折,再穿越该螺旋状部分31的中心而与保留段A并行,如此,该金属线3即可以平直段B的弯折点32作为缠绕针体2的起始端,将金属线3紧密绕设于针体2,且于缠绕螺旋状部分31时,使其构成左、右高度不一的倾斜状,从而形成数个斜面螺纹,使行针者于握持时,达到定位的作用,从而利于针具的操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行针者以手部握持于金属线3的螺旋状部分31,由该螺旋状部分31因卷绕所产生的线距及缠绕(顺时针方向)所形成的斜面(右高左低)螺纹,使该线距和螺纹与手部皮肤形成相互作用,当手部将针具转动时,该针体2即可沿手部而上、下移动,恰如螺杆由一固定的螺母的转动而达到上、下位移,如此,针体2即可藉由手部的轻易转动,使尖端部21进、出受针者的皮肤内层,以改善现有针具需同时转动及插入、拉出的麻烦,且因易于握持,亦可防止尖端部分的晃动。
又由于针体2的尖端部21的横载面呈一多角形(三角以上),当其刺入受针者的皮肤时,因该多角形的不同角度而与皮肤产生相互顶持作用,使针体2的上、下移动更为顺畅,改善现有针体因平滑面而易使受针者于针体进出时产生的不舒适感。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螺旋状部分31亦可于缠绕于针体2时,以逆时钟方向缠绕而构成相反角度(即左高右低)的倾斜面,以配合左手操控的行针者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设有螺旋状部分的金属线缠绕于针体而构成适当的线距及螺纹,使行针者易于握持、操控,且可避免受针者的不舒适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再生,未经赵再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09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壳体式多级离心轻烃泵
- 下一篇:多功能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