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线性驱动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97210739.8 | 申请日: | 1997-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48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0 |
发明(设计)人: | 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民 |
主分类号: | F24B1/00 | 分类号: | F24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83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线性 驱动 压缩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式缩机。
在现有技术中,以旋转马达驱动的压缩机主轴与轴承之间、曲轴与连杆之间、活塞与气缸之间都有磨擦,磨擦功率大,噪音大,效率较低,而且结构复杂。
而现有电磁式压缩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中国专利:申请号87212400.2,公告号2032264,公告日89年2月8日,一种电磁往复式压缩机,线圈在密封腔里面,给密封造成困难,加上两个流量调节螺钉都能造成工质泄漏。它有两个缸,仍为单级压缩机,排气量及效率较低。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91225847,公告号2105572,公告日92年5月27日,一种电磁线性驱动高压压缩机,4个气缸,8个阀门,四级压缩,结构复杂,压力高,不适合普通的制冷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压缩机泄漏问题,简化结构,减小磨擦,提高压缩比,增加排气量,提高效率,节约电能,使氨和碳氢化合物类等非氟里昂制冷剂得到广泛应用,最终停止使用氟昂制冷剂,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永磁线性驱动压缩机,包括线性电机、及其永磁动子中心的气缸。它的线性电机定子有6个E型铁芯,线圈绕在E形中间铁芯上,定子中心有一磁性筒体,6个E形铁芯的开口端紧压在磁性筒体的周围,三个电磁极线性分布在磁性筒体的上、中、下三段,E形铁芯的宽度为压缩行程的3倍。
磁性筒体内有一个永磁动子,动子的中心是双缸体,双缸体的一端为I级气缸,另一端为II级气缸,两缸中间有一公用缸盖,缸盖中心有一公用阀门,环形永磁体固定在双缸体的周围的两个极板中间,一极板为N极,另一极板为S极,两极板外端面距离为压缩行程的2倍,三块连板将I级气缸和一个极板连接焊在一起。
永磁动子由I级柱塞和II级柱塞支承。I级吸气阀门在公用缸盖的边上与吸气腔连通,II级排气阀在II级柱塞头上。
双缸体上附带一自吸式油泵,它由三根内径为1-3mm的细管和3个吸油孔组成,细管固定在双缸体上,与吸油孔连通,吸油孔到缸盖的距离为压缩行程的十分之九。
磁性筒体是电阻率和导磁率很高的密封陶瓷筒或外层是0.2-0.35mm无缝簿铁皮筒内层由环形芯片罗叠而成的铁芯筒,它的两端有O形密封垫,压缩机上壳和下壳由6根螺栓固定在电机壳(1)的两端,其它密封接口采用电焊连接或螺丝连接,螺丝连接处要加焊锡或密封垫密封,构成一完整的无磨擦密封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简要描述。当线圈(3)通入交流电时,线圈内的铁芯产生随交流电变化的电磁场,它的电磁极性与上、下铁芯相反,这个变化的电磁场通过磁性筒体(4)与永磁体(5)的磁场相到作用,产生交替变化的斥力和引力,这个斥力和引力推动动子带动双缸体作直线往复运动。
当动子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时,I级吸气阀门(11)和II级排气阀门(13)自行关闭,I级气缸(8)内开始压缩、增压,II级气缸(15)内则发生膨张、减压,当I级气缸(8)内的气体压力大于II级气缸(15)内压力时,公用阀门(19)被打开,I级气缸内的气体被压入II级气缸内。当动子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时,公用阀门(19)自行关闭,I级气缸(8)内发生膨胀、减压,吸气阀门(11)被打开、吸气;II级气缸(15)内则发生压缩、增压,排气阀门(13)被打开、排气。动子一次往复运动,压缩机完成两次吸气和两次排气,即完成二级压缩。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磨擦密封系,密封安全可靠,无泄漏;动子直接由两个柱塞支承,磨擦面小,磨擦功率小;该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机,所以压缩比、排气量和效率均高于单级压缩机,与其它二级压缩机相比,结构简单紧凑,该机可广泛应用于气体压缩的各个领域。
图中注记:
1是电机壳 10是公用缸盖 19是公用阀门
2是铁芯 11是I级吸气阀门 20是吸气腔
3是线圈 12是阀门簧压丝 21是排气腔
4是磁性筒体 13是II级排气阀 22是O型密封垫
5是永磁体 14是I级柱塞 23是压缩机下壳
6是极板 15是II级气缸 24是压缩机上壳
7是连板 16是进气口 25是细管
8是I级气缸 17是出气口 26是螺栓
9是II级柱塞 18是阀门簧 27是排气腔壳
图1是永磁性驱动压缩机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的B-B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民,未经柴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0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