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电引信信号传输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1267.7 | 申请日: | 199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31572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强;崔忠伟;许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代理公司: | 河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栋梁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电 引信 信号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通用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无线电引信信号传输装置。
现有的无线电引信信号传输装置,即把无线电引信工作时产生的多普勒信号从测试弹上传入地面信号处理装置的传输装置,有电缆传输、声波传输和光纤传输三种,但是都为某一种引信专用,不能实现通用化。而且电缆传输存在很大的干扰;声波传输亦有干扰问题,还受距离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无线电引信信号传输装置。
为完成发明目的而设计的无线电引信信号传输装置,由测试弹弹体上的信号转换电路、信号传输通道和地面信号转换电路组成,其信号传输通道是连接弹体上的信号转换电路和地面接收电路的光纤;弹体上的信号转换电路由正信号接受电路、V-F变换电路、引信电路、光信号发射电路、负信号接收电路以及电池组、电源变换电路和电源监测电路组成;地面接收电路由光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信号整形电路和F-V变换电路组成。其工作过程是,弹上的待测引信和弹上电路由装于弹内的电池组供电,在工作中,无线电引信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无线电引信工作后由于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信号,弹上电路把此信号经过V-F变换进行调制,然后转换为光信号,再经由光纤传至地面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再进行光电转换把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调制电路还原为多普勒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体上的信号转换电路中的电源变换电路和电源监测电路由U1集成块MC33063A1,U2、U3稳压块LM317,U5、U6集成块LM358,U8集成块LM331,U4集成块MAX765和U7集成块MAX933组成,U1集成块MC33063A1的脚2经电感L1、L2和电容C1、C2接光信号发射电路和电源监测电路的U7集成块MAX933,U2稳压块LM317的三个脚接U6集成块LM358,U6集成块LM358的脚3接引信正电压信号+Vin,脚1、脚2接V-F变换电路的U8集成块LM331,脚5输入引信信号,脚6、脚7输出至电源监测信号电路U7集成块MAX933,U3稳压块LM317的脚3接U4集成块MAX765的脚6、脚7,U4集成块MAX765的脚1接U5集成块LM358为正负电源供电。而地面接收电路的F-V变换电路的U10集成块AD650为正负双电源供电,光电二极管D10与U11集成块MAX931构成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光电二极管D10与U11集成块MAX931的脚3、脚4相接,U11集成块MAX931的脚1与脚3之间接有电阻R8,电信号由U11集成块MAX931的脚8,经电阻R9输出至三极管BG4的基极,整形后的电信号由三极管BG4的发射极经电容C7输入至U10集成块AD650的脚9。U9集成块LM317的脚3接光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的U11集成块MAX931和三极管BG4,由F-V变换电路输出的电压频率信号经U10集成块AD650的脚9输入,还原的电压信号由脚1输出。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引信信号通用光纤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体上信号转换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地面接收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无线电引信信号通用光纤传输装置弹上信号转换电路由正信号接收电路、V-F变换电路、引信电路以及光信号发射电路、电源监测电路和负信号接收电路组成,由电池组经电源变换电路分别供电;其地面信号转换电路由光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信号整形电路、F-V变换电路组成;连接弹体上的信号转换电路和地面接收电路的是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械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1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柴油发动机轴式配气机构
- 下一篇:多功能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