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铺设地下管、缆用的多孔组块无效
申请号: | 97211545.5 | 申请日: | 1997-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30937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邻;魏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正邻;魏国强 |
主分类号: | E04C1/39 | 分类号: | E04C1/39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肖武 |
地址: | 30004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铺设 地下 多孔 | ||
本实用新型属铺设地下电缆线路用的建筑构件,它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组块的结构。
目前在铺设地下的通讯电缆、自动化远传及控制通道、以及化工或给水行业的各种类型的地下管道时,一般都采用砌制管道沟、多孔排管或多孔空心砖的形式,若作成管道沟,在铺设管缆时虽好操作,但工料的费用高;使用多孔排管或空心砖虽能降低成本,但在铺设时必须从头到尾一块一块并一孔一孔地穿,操作时耗费工时也较多,且在事后的维修上存在很大地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改善原有技术中铺设地下管缆的操作条件,并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特提出本方案,它是对前述的多孔排管或多孔的空心砖在结构上的一种改进。
按如上构思,本方案所提供的铺设地下管、缆用的多孔块的具体特征是它由上、中、下块所组成,其上块和下块的内侧表面上都有多个半圆形的槽,其中块的上下表面都有与上下块个数相同的半圆形的槽,上块和中块、中块和下块之间在结合面上有止口,三者结合之后成一矩形块,在结合面处形成多个圆形通道。
在本方案中,它的上块和下块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其上、下块的钢筋编成矩形网状,在两侧边弯折向内形成侧墙。其中块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其钢筋编成矩形网状,其两侧边带有立墙。
采用本方案能体现如下的优越性:①本方案是一种积木式的组块,根据管缆铺设的需要可以作适当的选择,只选用上块和下块能铺设单层线路,采用上、中、下块的结合可设置双层线路,若需要量更大,可以多选用中块,因此在使用上极为灵活;②由于它的结合面处可以分开,给以后线路的维修带来极大的方便;③事后若需铺设增加的电缆时,可以打开上块,增加中块即可,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④该种构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批量制造推广使用。
图1是本方案多孔组块上块的结构图。
图2是中块的结构图。
图3是下块的结构图。
图4是各块内钢筋的结构示意图。也说明各块的长度。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方案的实施例。本方案是对原有技术中的多孔排管和多孔空心砖的改进。它是由上块1、中块2、和下块3所组成,三块之间的结合面处有止口,对合之后成为一个矩形块,上块和下块的内侧面上具有相同数量的多个半圆形槽,中块的两面都有和上下块相同数量的半圆槽,三块结合后形成多个圆孔形的通道,本方案的各块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其内部的钢筋4都编成矩形的网状,并带有侧墙,因此它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强度,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和动载荷。它是由上中下三块组合而成,使用灵活施工方便,只要开沟后加以平整夯实就可铺设操作,由于它的各块间可以分离,对于事后的线路修改和维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方案的试制产品经试验运行证明:它具有结构工艺性好便于操作、能提高铺设工序的生产效率、明显地降低工程费用的特点,适于批量制造和推广使用。经比较,采用本方案的工程费用比砌管沟的方式操作能节约70%,比使用多孔排管可节约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正邻;魏国强,未经李正邻;魏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1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测量轴转距和转速的装置
- 下一篇:缓冲减震挡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