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频器再生能量的存储与回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1696.6 | 申请日: | 199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3118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刚 |
主分类号: | H02K17/00 | 分类号: | H02K1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君 |
地址: | 114002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器 再生 能量 存储 回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器,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再生能量的存储与回送装置。
变频器作为异步电动机的无级调速装置已广泛应用,当电机工作于再生制动状态时,电机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回送给变频器,积聚在滤波电容两端,使电容两端电压升高。为降低电容电压,现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双PWM方式,使电容电能逆变为变流电回送给电网,如日本安川公司生产的VS-686TV变频器就是采用这一方法,其优点是体积小,效率高,无能量的浪费。但结构复杂,造价高,故较少采用;另一种方法是使电能通过制动电阻消耗掉,如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G9S/P9S系列变频器均采用这一方法,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其缺点是浪费能量,体积大,易导致设备的温度升高,不能频繁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而提出的。在变频器中设置一能量存储与回送装置,以提供一种既不浪费能量、效率高、结构简单、造价低的变频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加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变频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日本富士公司G9S/P9S系列变频器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日本安川公司VS-686变频器结构原理图。
1是变频器滤波电容;2是贮能电容;3、6是二级管;4、5是电子功率开关;7是电感;
由电子功率开关4、二级管6和电感7组成降压电路装置,用于使电容1内的电能转移到电容2两端,以降低电容1两端电压。
由电子功率开关5、二级管3和电感7组成升压电路装置,用于使电容2内的电能回送到电容1。
电子功率开关4、5的通断受控于电容1两端电压和电感7内电流,并采用电流、电压双滞环控制方式。
其工作原理为:根据电容1两端电压Uc的大小,设置了4个电压控制点,Uc1,Uc2,Uc3,Uc4大小顺序是Uc1<Uc2<Uc3<Uc4,Uc4为电容1两端的最高允许电压,Uc1大于变频器正常工作时电容1两端电压。电感7中电流I设一最大值Imax与一最小值Imin。其大小取决于变频器的容量、电感7的大小及功率开关的大小。当Uc>Uc4时,如果I<Imin时,电子功率开关4导通,如果I>Imax时,电子功率开关4关断,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限制了传送电流,另一方面又使电能由电容1传向电容2,使电容1两端电压降低;直到Uc<Uc2时,电子功率开关4不再导通,电能存储过程结束,这一过程电能被贮存在电容2内。当Uc<Uc1时,如I<Imin,电子功率开关5导通;如果I>Imax时,电子功率开关5关断,利用电感7的储能作用使电能由电容2流向电容1,使电容1电压升高,直至Uc>Uc3或电容2两端电压低于某一设定值时,电子功率开关5关断,这一过程,储存在电容2内的电能被回送给电容1。
由上述说明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点是不浪费能量、体积小、无发热问题、结构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刚,未经刘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16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节能型配电线路耐张线夹
- 下一篇:导航不间断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