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牵引床无效
申请号: | 97212248.6 | 申请日: | 1997-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3019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正伟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9000 ***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腰锥病和颈锥病的医疗器械。
由骨质增生所引起的腰锥病、颈锥病,如锥尖盘突出、锥管狭窄等为中老年的多发病,在非手术疗法中以牵引为首选方法。该方法疗效可靠、见效快,被医疗界广泛采用。目前所使用的医疗器械有两种:一种是用床头支架、盆骨带以称砣为悬垂重力的牵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牵引力小,每次牵引的时间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天,因而疗效较差;另一种是电动牵引床,它的床板分为固定和活动两部分、人躺在床上,把人的盆骨部份和胸部分别绑在活动及固定床板上,通过电机、油泵及液压传动系统带动活动床板远离固定床板,从而使人的锥骨受到牵引,这种器械虽然牵引力大,疗效好,但结构复杂,故障多,液压系统漏油而污染环境,更主要的是造价太高,一台价格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即使到医院作一次牵引也要收费30-50元,而腰锥、颈锥病往往需要常期反复牵引,固而为一般病人难于承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故障少、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医疗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由床体、动板、定板、软垫、齿条、兼作棘轮的齿轮、齿轮座、齿轮轴、定棘爪、定爪轴、动棘爪、动爪轴、摆杆、绑带、绑带环、牵引套组成。床体类似于普通的单人床,定板固定在床体上,动板可在床体上沿床体纵向滑动。绑带环分别固定在定板和动板上,绑带和牵引套一端绑在绑带环上,另一端绑在人体胸部、盆骨部或套在颈部;齿轮通过齿轮轴安装在齿轮座上,齿轮座固定在床体或动板上,齿条固定在动板或床体上;定棘爪通过定爪轴安装在齿轮座上,动棘爪通过动爪轴安装在摆杆上;摆杆安装在齿轮轴上。齿轮、定棘爪、动棘爪、摆杆组成一个棘轮机构。当顺时针转动摆杆时,动棘爪拨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使齿轮连同齿轮座一起与齿条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动板沿床体纵向向外移动,使固定在动板、定板或牵引套上的人体腰锥或颈锥受到牵引。
还可采用另一种方案,它与上述方案的不同之处是在齿轮轴上增加一个棘轮,并保证棘轮始终和齿轮同步旋转,定棘爪和动棘抓嵌入棘轮的齿槽内和摆杆一起组成棘轮机构,由棘轮的旋转带动齿轮旋转。
为了在牵引结束时便于松开复位,可在动棘爪和定棘爪的尾部分别制一个突舌,两个突舌到齿轮轴心的距离相等。当牵引结束时,逆时针转动摆杆,当摆杆转动角度足够大时,两个突舌相互挤压,使动棘爪和定棘爪从齿槽中抬起,从而使齿轮可反转、动板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和以称砣悬垂重力牵引的方法相比,由于摆杆手柄到齿轮轴心的距离等于动爪轴心到齿轮轴心距离的5~10倍,当用5~15公斤的力转动摆杆时,就会产生25~150公斤的牵引力,所以它具有牵引力大,疗效好的优点。上述技术方案和电动牵引床相比,省去了电动机、油泵、油缸、阀门、开关等扣工精度很高的另部件,所以它不仅结构简单、故障少、不污染环境,而且大大地降低了造价,每台成本只有300~500元。另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它可由患者躺在床上自己操作,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受调整牵引力的大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图1,图2和图3分别是用齿轮兼作棘轮的医疗牵引床的主视图、A-A俯视图和左视图:
图4是带有棘轮和齿轮的医疗牵引床的结构图;
图5是齿轮和齿条安装在床体下面的医疗牵引床的结构图;
图6是带有突舌的棘轮机构的结构图。
在图1到图3中,本实用新型由床体1、动板2、软垫3、齿条4、齿轮座5、兼作棘轮的齿轮6、定爪轴7、定棘爪8、动爪轴9、摆杆10、动棘爪11、齿轮轴12、定板13、绑带环14、绑带21、牵引套22组成。床体1类似于普通的单人床,定板13固定在床体1上,动板2可在床体1上沿纵向移动,动板2和定板13对合后,它们的外轮廊和床体1重合。绑带环14分别焊接在动极2和定极13上。绑带21和牵引套22的一端绑在绑带环14上,另一端绑在人体的胸部、盆骨部或套在颈部。齿轮6通过齿轮轴12安装在齿轮座5上,齿轮座5固定在床体1的角钢16上,齿条4固定在动板2的角钢15上;定棘爪8通过定爪轴7安装在齿轮座5上,摆杆10套在齿轮轴12上,动棘爪11通过动爪轴9安装在摆杆10上。兼作棘轮的齿轮6、定棘爪8、动棘爪11、摆杆10组成一个棘轮机构。当顺时针转动摆杆10时,动棘爪11拨动齿轮6顺时针转动,使齿条4带动动板2在床体1上沿纵向向外移动,使绑在床体1上的人体的腰锥或颈锥受到牵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正伟,未经杨正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22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感式锅炉极限水位自动报警保护装置
- 下一篇:焊线机夹、焊、切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