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排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2822.0 | 申请日: | 1997-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898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谢元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元勋 |
主分类号: | E02B8/02 | 分类号: | E02B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龙岩市中***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排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拦河坝河水污杂物进入水渠尤其是水电站水渠的排污装置。
河道中较大的污杂物如大截面树枝等如果进入水电站水渠,不仅会引起渠水不畅通而使渠水溢出渠外造成浪费,而且不易清除,故通常在拦河坝水渠入口处设有排污装置。现有的渠口排污装置是一种拦污栅,它可防止大的污杂物进入水渠,但不能避免小的污杂物通过栅缝进入水渠从而增加水渠中的排污量,再者被拦下的污杂物堆积在拦污栅前经常阻碍河水入渠使渠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此时必须用人工的办法将污杂物清除。目前就拦河坝水渠口的排污问题,不论在文献上或是实际应用中都尚未发现其它更有效的排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需人工排污的情况下,既要避免河道中大的污杂物进入水渠,又要使进入水渠的细小污杂物数量降至最小,并清除因污杂物堆积使河水入渠受阻的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采用一个圆柱形排污辊筒,其筒身由带有无数均布小孔的板材卷成,筒身内壁与筒轴之间沿辊筒全长设有一定数量的弧形叶片,三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即排污辊筒,该辊筒通过筒轴两端的轴承、轴承座水平安装在与坝一体的轴承座基础上;在坝的上表面与排污辊筒对应处有入水口,其底面略高于辊筒筒面;辊筒正下方是一段与水渠口连通的清水池。当河水从拦河坝入水口流入接触辊筒面时,河水从辊筒面网孔漏入落到弧形叶片凹面上,对叶片产生的作用力与河水对辊筒面的冲刷力使辊筒旋转,经过滤的河水落到辊筒下面的清水池中并源源不断地流入水渠,而污杂物则从辊筒面滑出并落到坝脚。
由于拦河坝上采用了上述元柱形排污辊筒的河道排污装置,河水过滤比较彻底,不仅河道中较大的污杂物不会进入水渠,与现有的拦污栅相比,大大降低了细小污杂物进入水渠的数量,从而减轻了水渠中的排污工作;另外,河水中污杂物被自动落到坝脚,不仅不需人工排污,而且避免了出现因污杂物堆积于排污装置前引起的阻碍河水入渠现象。此外,该河道排污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维护方便,易于实施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河道排污装置正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剖面示意图。
图1和图2所示河道排污装置是一个圆柱形辊筒,其筒身1用带有无数均布小孔的钢板卷成,筒身1内壁与辊筒轴2之间沿辊筒全长设有八片弧形叶片3,三者固定连接构成辊筒主体;为加强辊身1的强度,在其内壁的两端与中间焊有加固环7;辊筒通过筒辊2两端的轴承、轴承座水平安装在与坝一体的轴承座基础梁4上;对应于辊筒的拦河坝上表面开有入水口5,其底面稍倾斜且入水端略高于辊筒面,该入水口入水端安装有可转动的进水调节板8,由安放在入水口5两侧壁带齿钢板10的板齿上的支撑杆支撑,可通过改变支撑杆9的不同安放高度来调节调节板8的倾斜度,从而调节入水量;辊筒下方是一段与水渠口相通的清水池6,连通处设有闸板11便于需要时切断水渠入水。为防止筒面上流水外溅和污杂物跑偏,辊筒两端上方还设有挡板。当河水从拦河坝入水口流到排污辊筒筒面时,河水从网孔中漏入并落到弧形叶片3的凹面上,对叶片产生作用力,加之河水对辊筒面的冲刷力使辊筒转动,经过过滤的河水落到清水涵洞6并流入水渠,而污杂物则在辊筒的转动及本身惯性作用下滑落到坝脚。
根据季节的变化或水电站对水渠水量的要求,可通过调节进水调节板9的倾斜度来满足,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或多个其清水池相通的排污辊筒来增加水渠水量。
该排污装置也可安装于水渠中带落差的适当位置,这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元勋,未经谢元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2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光谱快速分析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红外线灶聚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