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弱视矫治镜无效
申请号: | 97213169.8 | 申请日: | 199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71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程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康 |
主分类号: | A61F9/00 | 分类号: | A61F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弱视 矫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儿童功能性弱视的矫治镜,它属医疗保健用品。
目前在我国眼科临床治疗上,对儿童功能性弱视眼病的治疗,仍然是以传统的遮盖疗法为主,其采用框架眼镜或固定一块不透光的棉布,将健眼遮盖,迫使弱视眼进行工作,以增加对弱视眼的用眼强度,促进视力的提高来恢复视觉能力。传统的遮盖法加上患儿同时做些精细作业,是治疗弱视的有效疗法之一。但是,长时间连续整日遮盖眼睛,容易引起健眼视力减退,发生遮盖性弱视。而且用这种遮盖方法治疗弱视,疗程长,儿童难以坚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传统遮盖法结合根据人眼视网膜解剖生理特点,附设红色滤光镜片装置,促使视网膜感光细胞兴奋,而提供一种儿童功能性弱视矫治镜,它具有疗程短,疗效快,携带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任务,是由遮光性眼罩、垫圈套、红色滤光镜片、镜片托架、瞳距调节片组成来完成的。
本实用新型结合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红色滤光镜片装置侧示图。
如图1所示的弱视矫治镜,是由二只遮光性眼罩(2)通过瞳距调节片(3)相连接,遮光性眼罩(2)采用塑料注压成形,周边设有仿眼眶形的柔软性垫圈套(6),以使戴着眼罩富有弹性、舒适。其中任意选择一只遮光性眼罩(2)的中心,开设一个直径大于5毫米的园孔(1),并在该遮光性眼罩(2)的正面附设直径大于10毫米的红色滤光镜片(5)装置。红色滤光镜片(5)是由镜片托架(4)固定在遮光性跟罩(2)上。
如图2所示的弱视矫治镜,红色滤光镜片(5)装置是根据视网膜的解剖生理特点设计的,由于人眼黄斑区对波长在6200至7000埃的光谱最为敏感,黄斑中心凹的视锥细胞,由中心凹向周边移行,视锥细胞逐渐减少,视杆细胞逐渐增多。而视杆细胞对红色光谱不敏感,在红光下看不清。可是视锥细胞则敏感,在红光下能看清。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遮盖疗法的基础上,附设一块直径大于10毫米的特定规格红色滤光镜片(5),光谱波长设定大于6200埃,以刺激视网膜感光细胞兴奋,从而达到矫治作用。红色滤光镜片(5)通过镜片托架(4)与遮光性眼罩(2)的间距设定在3毫米以上,以防止温差因素,解决在戴着眼罩遮盖眼睛时所产生的热量,而造成镜片表面起雾现象。
如图1、2所示的弱视矫治镜,红色滤光镜片(5)根据弱视患儿屈光性质,分远视片和近视片二种,屈光度都设定在土2.50D以内。当功能性弱视眼视线通过遮光性眼罩(2)中心的园孔(1),经过红色滤光镜片(5)接受外界物像时,既能固定眼位,又可以促使旁中心注视自发地转变为中心注视,因为如果还是用对红光不敏感的视杆细胞多的区域看东西,则看不清物像。因此,游走性和离黄斑中心凹较远的旁中心注视的弱视眼采用红色滤光镜片(5)装置疗法尤为适宜。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遮盖疗法要长时间连续整日遮盖健眼,而提供一种每天只需使用二次,每次半小时,在戴镜时不影响活动,可看电视、做作业,又能有效地避免健眼遮盖性弱视发生的弱视矫治镜。并且产品制造容易,成本低,携带使用方便,在临床应用时疗程短,疗效快,适合儿童功能性弱视的矫治,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康,未经程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