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嵌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3269.4 | 申请日: | 199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1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智勇 |
主分类号: | H02K15/06 | 分类号: | H02K15/06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嵌线工艺装置,适用于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嵌线工艺。
在现有技术中,电机嵌线工艺有手动嵌线和机械自动嵌线。手动嵌线是用压脚、滑线板等工具把电机绕组线分几次或几十次嵌入电机定子或转子上的线槽内,因此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特别是对铁芯长、膛口小的电机,使用划线板嵌线时,工作难度大,易损伤漆包线而降低绝缘性能,并且使槽满率增高。中国专利91221586.0,名称为“全自动绕嵌线机”的技术方案,其结构复杂、操作困难、成本高、使用范围小,只适用于电风扇电机,工作时还需电力,浪费能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工、省时、易于操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能源的电机嵌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电机嵌线装置,包括模体、杠杆、连杆、出线牙盘、夹线导棱、装线槽、线出模手柄等,其中装线槽是在槽体下端开的间距相等的长形槽,夹线导棱在装线槽两端凸出模体一个高度,出线牙盘的牙齿可以在装线槽中上、下滑动,出线牙盘的牙齿数与装线槽的槽数相同,连杆一端与出线牙盘固定,杠杆分别与连杆的另一端及线出模手柄铰接,模具手柄与模体固定。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实施例: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出线牙盘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整形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2的出线牙盘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整形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使用状态图。
实施例1为给电机定子嵌线的装置:
一种电机嵌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模体2、杠杆4、连杆5、出线牙盘6、 夹线导棱7、装线槽9、定位滑管10、线出模手柄11等,其中装线槽9是在模体2下端开的间距相同的长形槽,夹线导棱7在装线槽9两端凸出槽体2一个高度,出线牙盘6上的牙齿数与装线槽9的槽数相同,出线牙盘6的牙齿可以在装线槽9中上下滑动,连杆5一端与出线牙盘6固定,杠杆4分别与连杆5的另一端及出线手柄11铰连接,模具手柄1与模体2固定,定位滑管10是固定在模体中心的圆管。
夹线导棱7的上下两端均有坡度,导棱在模体2外表面上,如图2所示。
装线槽9上全部为圆形倒角,其顶端8为圆弧形且有一锥度。
出线牙盘6上全部为圆形倒角。
模体2的上端有限位卡3。
电机嵌线装置外部可以套一整形套13,整形套13是下端有长形槽15的圆管,其槽口数与出线槽9的槽口数相同,整形套13底部的长形槽15全部为圆形导角,且槽口顶端14是圆弧形,且呈喇叭状。
模具手柄1的中央有一悬吊孔口12,便于起模使用。
工作时,如图5所示首先将绝缘纸放入装线槽9的底部,然后把缠绕好的线圈20嵌入装线槽9中,线圈20即被夹线导棱7夹住,把整形套13套在本嵌线装置上,使整形套13上的槽口15卡在模体2的夹线导棱7上,将线圈20整形,取出整形套13,将所需嵌线的电机定子19稳在工作台16的定位器21上固定好将定位滑管10套在定位轴17上,使本嵌线装置上的线圈20与电机定子19上的嵌线槽口18对应,推入本嵌线装置至电机定子19嵌线槽中到位后,握起线出模手柄11,出线牙盘6即向下推动线圈20,使其脱出模体2的装线槽9,拉出嵌线装置,线圈20及绝缘纸就被留在电机定子1 9中,嵌线工作即一次完成。
装线槽9顶端8为圆弧形且有一锥度,便于装入电机定子19的嵌线槽18,整形套13槽口顶端也为圆弧形且是喇叭状,也便于使用。
实施例2为给电机转子嵌线的装置:
一种电机嵌线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模体23、杠杆24、连杆25、出线牙盘26、夹线导棱27、装线槽29、杠杆只撑板30、线出模手柄31等,其中装线槽29是在槽体23下端开的距离相同的长形槽,夹线导棱27在装线槽29两端且凸出模体23一个高度,出线牙盘26上的牙齿数与装线槽29的槽数相同,出线牙盘26的牙齿可以在装线槽29中上下滑动,连杆25一端与出线牙盘26固定,杠杆24分别与连杆25的另一端及线出模手柄31铰接,模体手柄22与模体23固定,杠杆24支点在杠杆支撑板30上固定,杠杆只撑板30固定在模体23上。
夹线导棱27的上下两端均有坡度,导棱在模体23内表面上,如图7所示。
装线槽29上全部为圆形导角,其顶端28为圆弧形且呈喇叭状。
出线牙盘26上全部为圆形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智勇,未经赵智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2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