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平显像管无效
申请号: | 97213365.8 | 申请日: | 199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313294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07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平 |
主分类号: | H01J31/12 | 分类号: | H01J31/12;H01J29/8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显像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颖显示器件,具体涉及一种扁平显像管。
自从显像管问世以来,无论黑白还是彩色显像管,一般采用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方式,其外形尺寸都是轴对称的,电子枪、锥体和偏转线圈都放置在荧光屏的后部。因此,体积都比较大,其体积都在屏面长度尺寸的三次方以上。如14″显像管的屏面长度为280cm,其整机体积大约为280×280×280cm3。由于体积较大,对于一些特殊领域或需要携带外出的器械就不太合适。为此,长期以来,人们也开发了一些薄型显示器件如液晶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及等离子显示等,但都因其在光电转换效率、发光亮度、灰度等级、制造成本及性价比等多方面都不如CRT而始终不能替代CRT。现有的这类显像管的荧光显示屏内表面先沉粉后蒸铝,荧光粉的附着力及均匀度都比较差,而且电子束通过射透铝层而激发荧光粉发光,发光效率低,荧光屏的亮度也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的CRT类型显示器件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功耗低、亮度高的新颖扁平显像管。
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包括电子枪、锥体、荧光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设置在荧光屏的下端,呈平面对称;对应于荧光屏的的正面设一用于观看图象的透视屏;所述的荧光屏曲面的曲率按以下函数式确定:
Y=b/a√a2-x2-c
其中:a、b、分别为椭圆曲线的长、短轴,c为实际屏面高度与Y轴之间的差(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荧光显示屏的内表面先涂敷导电层后沉粉,以提高荧光粉的附着力及均匀度,提高发光效率,从而提高了荧光屏的亮度。
锥体设置在荧光屏的下端,呈平面对称,大大减小了显像管的体积,整机体积减小一半,尤其其厚度减小4倍,其厚度可以只有30mm。因此,可将扁平显像管作成很薄的监视器,犹如传统的防盗对讲机一样挂在墙上,在多层或高层楼宇、豪华别墅及办公大楼等的防盗系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且由于锥体管颈在屏的下端,使行偏转和场偏转角大幅度减小,可降低整机功率1/3左右,其偏转功率大大小于普通显像管,元器件进一步小型化或微型化;当电子束从下部经过偏转对按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函数关系式确定曲率的荧光屏屏面进行扫描时,这种电子束的扫描是不对称的,在给偏转线圈施加的锯齿波扫描信号就能在屏面上产生一个线性良好的图像。
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荧光显示屏的内表面在涂敷导电层后采用感光喷涂工艺沉粉,大大提高了荧光粉的附着力及均匀度,而且由于电子束直接射入荧光粉发光,发光效率高,提高了荧光屏的亮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薄而体积小、功耗低,以利于元器件小型化或微型化,因而便携式、功耗低的袖珍电视机不久即可问世,成本也大为降低。随着光纤传输在通讯领域的广泛使用,扁平显像管的问世,必将促进可视电话早日进入千家万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的荧光屏曲面的曲率函数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扁平显像管,包括电子枪1、锥体2、荧光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体2设置在荧光屏3的下端,呈平面对称;对应于荧光屏3的的正面设一用于观看图象的透视屏4。
电子束直接通过电子枪1聚焦后从荧光屏3下方发射出来,经过锥体2内的偏转线圈时,电子束受偏转线圈偏转磁场的作用,转向荧光屏3并撞击到荧光屏3上,最终在阳极高压的驱动下,在荧光屏上扫描出一幅完整的图像,通过透视屏4可以观看到逼真的画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平,未经孙国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3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裂瞬间油管内外压力记录仪
- 下一篇:一种带发光指示的壁装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