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3732.7 | 申请日: | 1997-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962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04 |
发明(设计)人: | 章卫东;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卫东;黄健 |
主分类号: | B60R25/10 | 分类号: | 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65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防盗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用的防盗报警装置。
目前,汽车被盗现象时有发生,这给治安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汽车一旦被盗,给车主造成了财产损失,同时又将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汽车用的防盗报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起动电源线A、保险装置电源线B由双极开关K接入控制线路,接触器J2的线圈与相互并联的行程开关XK1、XK2串联,接触器J1、J2的常开触点J11、J21与行程开关XK1、XK2并联;接触器J1的线圈电流输出端与行程开关XK1、XK2的输出端相连并与警报器喇叭L相连,接触器J1的常开触点J12跨接在接触器J1、J2的线圈输入端,开关K的一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接在接触器J1的线圈输入端,开关K的另一极接至接触器J2线圈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中,行程开关XK1、XK2可分别放置在驾驶员座位下面及引擎盖处,如有人打开引擎盖或坐在驾驶座上,该装置便会报警并切断点火线圈电源,从而起到防盗报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接触器J2的常闭触点J22的电连接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起动电源线A、保险装置电源线B由双极开关K接入控制电路,此处所谓保险装置电源线B是指在全车断电时与电瓶相接的保险电源线。接触器J2的线圈与相互并联的行程开关XK1、XK2串联,接触器J1线电源输出端与行程开关XK1、XK2的输出端相连并由此接至警报器喇叭L,接触器J2的常开触点J12跨接在接触器J1、J2的线圈输入端,开关K一极的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1接至接触器J1的线圈输入端,开关K的另一极接至接触器J2线圈的输入端。
接触器J2的常闭触点J22接在点火线圈初级线圈电源线C上。
行程开关XK1设置在驾驶座位下,在开关K闭合时,当盗车者坐在驾驶位上,行程开关XK1接通,接触器J2的线圈有电,此时接通报警喇叭L,若盗车者发觉后立即离开驾驶位,尽管XK1断开,但接触器J2通电后能自锁,即与启动档电源接通的接触器J1工作驱使接触器J2工作,J2不能带动J1工作,既使J1断电,J2仍将继续工作,所以它的常开触点J21已闭合,也能形成通路,同时它的常闭触点J22切断汽车点火线圈电源。
引擎盖上装有行程开关XK2,若盗车者想破坏本报警装置及工作电源,一旦打开引擎盖,同样也会接通线路立即报警,其原理同上。
若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发生,即驾驶座位及引擎盖均遭破坏,盗车者启动汽车时,启动电源电路也能形成通路,接通报警喇叭L,此时盗车者停止启动已无法阻止报警喇叭停止工作,因为启动电源接通的瞬间,接触器J1的线圈有电,常开触点闭合也能形成通路,同时又能切断点火线圈电源。
开关K是供司机使用的,在驾驶座位下的行程开关的前段线路上可装一延时器以供司机选择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卫东;黄健,未经章卫东;黄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7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