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顶窗无效
申请号: | 97213927.3 | 申请日: | 199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1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B60J7/22 | 分类号: | B60J7/22;B60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2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安全顶窗,涉及一种客车顶置式紧急安全出口及通风窗的综合装置。
客车是一种乘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车厢内乘员呼吸释放出的CO2、吸烟造成的大量有害气体以及发动机排放渗入车厢的有害气体等,造成车厢空气严重污染,对乘员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现行大客车顶部毫无例外地装设通风窗,以便适时调节车厢内空气新鲜程度。目前少量中型客车(例如部分面包车)未设置车顶通风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今后也应予以设置。93年冬在江苏宜兴路段曾发生过如下事故:清晨一辆面包车停在半路上,被人发现时见车内十几名乘客连同驾驶员均已昏迷,打开车窗后发现车内有严重的污气异味,经查系发动机废气渗入车厢造成车内人员慢性中毒昏迷。究其原因,系该车无顶置通风窗,又由于天冷,坐在车窗旁的乘客怕冷而不愿开窗换气,导致车厢内废气积累CO中毒。因此客车设置车顶通风窗是必须要的。
另外,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日益活跃,车辆超载而且行驶速度不断提高。近年来不断发生客车翻车事故。由于车辆侧翻时车门被压住或已产生变形,无法利用。而车厢侧壁的车窗则一面朝天,一面触地,幸存者很难找到适当出口逃离,造成更多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例如去年冬季在广东省路段曾发生过几起大客车翻车事故,由于没有安全顶窗出口,乘员很难迅速逃出车厢,许多人被活活烧死。如果车厢顶部予先装有紧急情况下安全车窗出口,车辆无论朝哪个方向侧翻,则顶部出口均处于侧面位置,很易于人员逃离,这样可以避免更多的人员伤亡。因此国家最近规定客车顶部应设置紧急安全出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提供一种安装在客车车厢顶部的新型装置,通常情况下起到车顶窗换气的功能,而在紧急情况下只要按动本装置的特定按钮,则整个车窗顶盖部位可以完全敞开,从而给事故人员迅速逃离现场提供安全方便的出口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留有方孔的车辆棚顶上,安装上与之匹配的本装置的方筒形框架,这个框架与本装置上部的顶盖总成是由内部两侧的滑杆式升降机构相铰连在一起的。升降机构拉下时,顶盖总成就压紧下面的框架。两侧的升降机构,可以单侧升起,也可以双侧同时升起。单侧升起时则顶盖单边张开,同样可以通风(进风或排风)。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右侧的升降机构上装有锁止机构,当双侧的升降机构同时升起时,再按动锁止机构的有关按钮,则外顶盖总成从被按动的一侧脱离开本侧升降机构并继续向外张开,车顶方孔被暴露贯通,从而紧急情况下提供了一条幸存者逃生的通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左侧升降机构9的轴向部分剖面实例。其中:1、百叶窗式通风窗2、电动通风室顶盖3、电动排风扇总成4、顶盖总成 5、锁止机构——压缩弹簧6、锁止机构——锁舌体7、锁止机构——锁舌止体(零件5、6、7组成锁止机构,该机构代号以下简称“S”)8、密封圈9、滑杆式升降机构II10、方筒形框架11、车厢顶夹层12、车厢内顶装饰圈13、滑杆式升降机构I14、密封垫圈
顶盖总成4是由几个具有不同曲面形状的薄壳部件复合而成的。它以一个四角是较大圆角的方形外盖为基础,内部紧紧附贴着形状凹凸不一的内衬薄壳体,这样外盖与内衬体组合成一种腔体,外观厚实,大大增强了顶盖总成的机械强度和刚度。顶盖总成外盖上部固定有电动通风室顶盖2,它是一种向外拱起的薄壳形曲面体,其俯视方向如图2,大至呈簸箕状。顶盖总成中部的仓室安装有电动排风扇总成3,其下部有一个园形网罩固定在内衬壳体上,形成电动通风通道。顶盖向外具有一定球面弧度,而内衬壳体向内侧有几处凹凸,凹进去的空间是为安装升降机构I、II和锁止机构S等提供适当位置,同时还可提供适当操作空间。由于顶盖总成尺寸线度较大,张开时可提供600×400以上的通道供人员通过,所以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刚度和机械强度,它由几块曲面薄壳零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则既提高强度又减轻自身重量。
通常顶盖总成4的几个组合部件,可采用工程塑料及增强树脂纤维等压制成型,也可以用金属薄板(例如钢板、硬铝板等)压制成型,这样的成型壳体尺寸精度高,配合严密,而且向外拱起的顶部具有饱满厚实的美观感,还可使雨水迅速排泄,不会滞留,因此是一种非常美观实用的顶盖总成装置。
顶盖总成4的零部件如果采用薄型钢板材料加工,则表面可采用热镀铝工艺处理,使钢板表面具有三层保护层:靠近钢板的是铁——铝合金,中间是镀铝层,最外表是银白色氧化铝层,同样十分光亮美观,且防腐能力特别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3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台球桌
- 下一篇:适于带锯床使用的随动背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