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赛车无效
申请号: | 97214053.0 | 申请日: | 199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1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廖道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道诚 |
主分类号: | B62K25/12 | 分类号: | B62K25/12;B62M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174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赛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适合于快速行驶的赛车。
快速行驶的赛车,必须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和避让高低不平的路面的性能,但是现有的赛车仅靠鞍座和轮胎来减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减震性能良好且脚踏板能自动避让障碍的赛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前轮、后轮、车架、鞍座、转向装置和传动机构,车架包括上车梁、下车梁、前管和前叉立管,上车梁和下车梁的前端固定于前管上,下车梁的尾端与上车梁的尾部固定连接;在车架与前轮和后轮之间还分别设有前轮弹性机构和后轮弹性机构,前轮弹性机构包括前三角架、上固定管和弹簧,前三角架和后三角架的每一周边都是双管,前三角架于一个顶点处与前叉立管的下端铰链连接,于一个顶点处与前轮的轮轴连接,上固定管固定于前叉立管上,在上固定管和前三角架的上边之间连接有弹簧;后轮弹性机构包括后三角架和弹簧,后三角架于一个顶点处与下车梁铰链连接,于一个顶点处与后轮的轮轴连接,在上车梁的尾部和后三角架的上边之间也设有弹簧;传动机构包括脚踏板防撞机构,脚踏板防撞机构包括连管、中心管、曲柄和脚踏板,连管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于车架上,其下端与中心管固定,中心管与两端的曲柄通过轴连接后被托于下车梁之上,当行驶于不平路面时,由于中心管、曲柄和脚踏板能绕连管上端的转轴向上转动,故能避免脚踏板与地面剧烈碰撞而影响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车架与前轮和后轮之间设计了前轮弹性机构、后轮弹性机构和脚踏板防撞机构,故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和防撞的优点,符合赛车快速行驶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三角架和车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踏板防撞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轮的实心胎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轮的实心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动系统的二级传动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前轮1、后轮2、车架、鞍座3、转向装置和传动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车架包括上车梁4、下车梁5、前管6和前叉立管7,上车梁4和下车梁5均为双管,且上车梁4于前端和尾端、下车梁5于前端双管连接形成U形,上车梁4和下车梁5的前端固定于前管6上,下车梁5的尾端与上车梁4的尾部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车架与前轮1和后轮2之间还分别设有前轮弹性机构和后轮弹性机构,前轮弹性机构包括前三角架8、上固定管9和弹簧10,前三角架8和后三角架11的每一周边都是双管,前三角架8于一个顶点处与前叉立管7的下端通过转轴连接,于一个顶点处与前轮1的轮轴固定连接,上固定管9固定于前叉立管7上,在上固定管9和前三角架8的上边均设有带条形螺丝孔的弹簧固定板12,弹簧10用螺丝固定于上下的弹簧固定板12之间,由于设有条形螺丝孔,弹簧10可沿螺丝孔前后移动进行调节,在前叉立管7上固定有限位弯钩13,限位弯钩13的下方钩住前三角架8上边双管间的加强管以限位;后轮弹性机构的结构与前轮弹性机构类似,包括后三角架11和弹簧10,后三角架11于一个顶点处与下车梁5通过转轴连接,于一个顶点处与后轮2的轮轴连接,在上车梁4的尾部和后三角架11的上边也设有带条形螺丝孔的弹簧固定板12及上下两弹簧固定板12之间的弹簧10,在下车梁5的尾部同样固定有限位弯钩13,限位弯钩13的下方钩住后三角架11上边双管间的加强管以限位。由于前轮弹性机构和后轮弹性机构设有弹簧10且与车体之间以转轴连接,本实施例缓冲力强,减震效果好。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包括脚踏板防撞机构,脚踏板防撞机构包括连管14、中心管15、曲柄16和脚踏板17,连管14的上端通过转轴固定于上车梁4和下车梁5之间的加强管上,其下端与中心管15固定,中心管15与两端的曲柄16通过轴连接后被托于下车梁5之上,当行驶于不平路面时,由于中心管15、曲柄16和脚踏板17能绕连管14上端的转轴向上转动,故能避免脚踏板17与地面剧烈碰撞而影响正常行驶。如图1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二级传动,包括前齿轮组18、中齿轮组19、飞轮20和链条21,中齿轮组19的轴承固定于后三角架11上,二级传动的目的在于增加传动比,减少齿轮直径。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前轮1和后轮2为实心胎,前轮实心胎的截面为椭圆形,当车体倾斜角度越大时,前轮1接地面积就越大,这样就防止了滑飞;后轮实心胎的截面为圆形,有利于承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道诚,未经廖道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体测量计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座垫防雨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