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稳压恒压供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7214085.9 | 申请日: | 199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28764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立信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 |
代理公司: | 余杭中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中平 |
地址: | 72100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稳压 供水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本申请人所有专利号为9235762.9、名称“全自动调速恒压供水器”。该供水器的调速箱安装在水压罐的侧部,水压罐纵向安装在底座上,电机泵通过减振垫安装在底座上,两入水法兰接口通过水管支架位于底座上,水源探测接口位于入水法兰接口内,柔性接头与电机泵的入水口连通,电机泵的出水口与两柔性接头的入水口连通、出水口经止回阀、泵出水管与水压罐中的总出水管连通,泄水连管的两端通过止回阀与入水法兰连通,并且泄水连管的中部通过电磁阀与水射器的一端连通,水射器的另一端与水压罐中总水管连通,吸水管的一端与水射器的颈部连通、另一端与补气罐的底部连通、气连管的一端与补气罐的上部连通、另一端通过三通一端经进气管活接头、进气止回阀与水压罐连通,另一端经进气止回阀与消声过滤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现有背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补气结构、罐安装结构和泵补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而实现的一种结构简单、稳压、恒压、供水性能稳定可靠且保压贮能效果好的全自动稳压恒压供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是在本申请人所有专利号95225762.9、名称“全自动调速恒压供水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而实现的一种具有稳压、恒压、保压贮能的供水设备。该设备由卧式水压贮能罐、电机泵、补气电机泵、补气罐、混水器、电磁阀、止回阀、压力传感器、高低水位及水源检测口、空气过滤器、电子软起动控制或电子变频调速控制器(现有技术的结合)与自动补气、检测技术相结合,组成了本设备的电子自动控制器。供水电机泵可根据用水量大小,采用一罐一泵或一罐二泵及三泵结构,构成高效节能可靠、机电一体化全自动设备。其结构方案:1、全自动稳压恒压供水设备,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28)安装在水压贮能罐(26)上,其信号连线接电气控制器(29)的接线端,电机水泵(6)采用减振垫(7)安装在设备底座(30)上,其电机水泵的进水口接柔性接头(5)的出水口,电机水泵的出水口接柔性接头的进水口,补气罐(19)采用补气罐底座架(31)安装在设备底座上,补气罐的上端出口采用三通(20),一路经连管、补气连管活接头(23),补气止回阀(24)和补气管连接头(25)与水压贮能罐连通,一路经空气止回阀(21)与空气过滤器(22)连通,补气罐(19)的下端出口采用吸水连管(16)与混水器(15)连通,混水器一端口经电磁阀或电动阀(17)与泄水连管(18)的一端连通,泄水连管的另一端与水过滤器总成(1)连通,混水器的另一端口采用注水连管(14)与总出水连管(11)和水压贮能罐(26)连通,柔性接头(5)的出水口接泵出口连管(8)的进水口,泵出口连管的出水口经止回阀(9)且通过循环管(10)与水压贮能罐(26)和总出水连管(11)连通,柔性接头(5)的进水口接过滤器总成(1)的出水口。水压贮能罐(26)采用支架横向安装在设备底座(30)上。在水压贮能罐(26)的下端装有低水位检测口(13),其信号连线接电气控制器(29)中的控制端子。在过滤器总成(1)的上端盖上装有自动排气阀(3)和水源检测接口(4),水源检测接口的信号连线接电气控制器(29)中的控制端子。2、在上述1的基础上,补气罐(19)采用补气罐底座架(31)安装在设备底座(30)上,补气罐(19)的下端出口采用泵吸入连管(32)与补气电机水泵(33)的进水口连通,补气电机水泵的出水口经补气泵出口连管(34)与总出水连管(11)和水压贮能罐(26)连通,从而实现了一罐二泵的供水结构。3、在上述1的基础上,总出水连管(11)上设有一罐多泵接口(12),可实现一罐三泵或四泵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立信,未经陈立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0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