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压滤机用的板框无效
申请号: | 97214296.7 | 申请日: | 199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88762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8-26 |
发明(设计)人: | 莫荣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荣昌 |
主分类号: | B01D25/21 | 分类号: | B01D25/21 |
代理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压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框式(厢式)压滤机板框的改进。
目前,广泛用于化工、医药、食品、染料行业的板框式压滤机主要是依据板框的过滤表面积来进行设计的。由于设计时忽略了其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流量,从而留下了压滤机液体出路不畅的严重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1.增加泵的输送能力,提高过滤室内的压力,以达到提高过滤效率的目的;2.加大机型,增大过滤面积,以提高过滤效率。前者增加过滤室的压力,易引起板框变形,甚至破裂,严重时会导致机器停产;后者则需加大投资,提高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无须增加泵的输送能力和加大投资,但确可显著提高其过滤效率的高速压滤机用的板框。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从流量设计着手,采用出液流量大于进液流量的设计方案,亦即在板框上所设置的出液孔的孔径大于进液孔的孔径,或者在板框上所设置的出液孔的数量多于进液孔的数量。这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压滤机因出液流量不畅而造成的滤室内压力过剩的问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压滤机的过滤效率,并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附图所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箱式板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高速压滤机用的板框为一种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作的框架式结构,它由一只滤框1和一块滤2所构成(见图1及A--A视图),或为由两只滤框1与一块滤板2合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的厢式板(见图2及A--A、B--B视图)。在板框上,设置有进液孔a和出液孔b。为满足压滤机的出液流量大于进液流量的设计要求,板框上所设置的出液孔b的孔径面积大于进液孔a的孔径面积,或在板框上所设置的出液孔b的的数量多于进液孔a的数量。另外,可将设置于每块板框上的进出液孔的小通道c的数量增至5个或5个以上;板框上的明流出水孔d的数量增至3个或3个以上。
由两只滤框1与一块滤板2合为一体的整体式结构的高速压滤机用的厢式板,其两端面为过滤平面,每个过滤平面设置有5个或5个以上的小通道孔c,厢式板上的明流出水孔d的数量为3个或3个以上(见图2及A--A、B--B视图)。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框及厢式板可以组装成高速压滤机,其效率为同型号的压滤机的3--5倍。同时,也可以对现有的压滤机进行改造,其具体方法如下:
将原压滤机的板框上的进液孔由100mm改为40mm(与泵口径相匹配),出液孔由两个18mm增至六个18mm的孔。当液体由泵输送至40mm的进液孔时,其表面积约为1200mm。液体经过滤后,从六个18mm的出液孔排出的表面积约为1500mm,进出液面积比为1200∶1500,即1∶1.2。改进后的机型与原机型相比,其过滤效率提高了近3倍。
由此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板框及厢式板,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板框式压滤机存在着的液体出路不畅而造成的滤室内压力流量过剩的难题,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压滤机的过滤效率,并为生产出高速板框式压滤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荣昌,未经莫荣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2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动激光铅直仪
- 下一篇:荧光灯电子镇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