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锁的传动构造无效
申请号: | 97214328.9 | 申请日: | 199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3327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8-11 |
发明(设计)人: | 邱铭祥;陈柏仰;李青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00 | 分类号: | E05B6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传动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锁的传动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被装置在喇叭锁锁体中,以一驱动管的旋转操作推动装置在喇叭锁锁体中的牵缩器,以使锁体达到开门的喇叭锁的传动构造。
传统的喇叭锁的锁体,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锁体主要包括一个锁壳1、一牵缩机构2;锁壳1具有一对轴向延伸的中空套管3,每一套管3具有可供旋转动作的驱动管4以及设在套管3外侧的套盘组5等元件,该牵缩机构2内部设有牵缩架20、牵缩器21以及弹簧22,每一驱动管4的一端具有一个可伸入锁壳1中啮合该牵缩器21的推动部411;
所述的两套盘5装设于门板的两侧板面上,每个驱动管4另一端可连接套合呈L型的把手7(或球状的握把图中未示出),旋转该把手7或握把(图中未示出)可带动驱动管4分别绕着套管3的轴线转动,以推动锁壳1中的牵缩机构2的牵缩器21呈收缩状态,以操纵锁闩机构(图中未示出)使门开启,当放松把手7,使驱动管4的操作外力去除后,在牵缩机构2中的弹簧22具有恢复力,可使牵缩机构2的牵缩器21移动,以推动该驱动管4自动地连动把手7回复原位,由于牵缩器21受驱动管4旋转压缩,牵缩器21的第二壁212在受驱动管4转动挤压时,若外力作用太大,经常会产生挠曲变形,造成驱动管4对套管3产生空转,未能恢复原有机构设定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喇叭的牵缩器在承受驱动管的旋转推动后,不致于产生挠曲变形的护持构造,使驱动管受外力作用后能有效推动牵缩器产生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喇叭锁的传动构造,其包括一壳体、一牵缩器及一驱动管,其特征在于:壳体具有一通孔的底板,在底板两侧边具有轴向设置的侧板,在两侧板间具有一腔室以容置该牵缩器,该牵缩器具有与该壳体的侧板成平行设置的第一壁,在两个第一壁之间具有顺次连接的第二壁、第三壁,该第二壁与该壳体的底板成平行设置而与底板相邻接触,该第三壁与该第二壁成预定夹角设置;该驱动管具有一第一端可插置于该壳体的通孔中,该第一端具有至少第一端可插置于该壳体的通孔中,该第一端具有至少一个推动部可插置于该牵缩器中以推动该牵缩器的第三壁,使该牵缩器由伸出位置移动到缩入位置;壳体的底板上具有至少一弯钩部,使该牵缩器移到缩入位置时,可啮合该牵缩器的第二壁。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喇叭锁的传动构造,其中所述的壳体也可由一套筒、一牵缩架及一底板组合而成,其中套筒为一中空管状体;所述牵架具有一通孔的板,在板两侧边具有轴向设置的侧板,在两侧板间具有容置该牵缩器的一腔室;所述底板为一具有一通孔的板状体,其设置于该牵缩架的两侧板之间,在板面上具有至少一弯钩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及积极效果。改进后的喇叭锁传动结构,各另部件使用寿命长,复位好且变形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锁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现有锁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喇叭锁的传动构造的立体分
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具体实施例,喇叭锁的传动构造整体组合
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具体实施例,喇叭锁的传动构造的立体分
解图。
首先请参阅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喇叭锁的传动构造的立体图及整体组合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所述的喇叭锁的传动构造是包括一壳体25、一牵缩器21及一用于啮合牵缩器21的驱动管4及一弹簧22等元件;
如图3、图4所示,在整体组合传动时,欲将驱动管4安装于壳体25的腔室中,须先将驱动管4的推动部411对准壳体25的通孔252所具有的孔256插入,然后再旋转180度,再安装牵缩器21、弹簧22等元件,并使驱动管4的推动部411可啮合所述牵缩器21的第三壁213,并依传统的组装方式将把手7等元件组装成一锁体,由把手7的转动可以旋转锁体内的驱动管4,使所述驱动管4的推动部411推动前述的牵缩器21而拉动锁闩机构(图中未示出)达到解锁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隆五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