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球游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4359.9 | 申请日: | 1997-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3567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05 |
发明(设计)人: | 游志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志豪 |
主分类号: | A63B63/00 | 分类号: | A63B63/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亚军,李丕达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球 游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棒球游戏装置,尤指一种可供游戏者自由投球,并将投球结果客观呈现的新颖装置,其结构设计包含有一拦球框架、两组感应装置及一控制装置,使用时利用拦球框架前、后端所设不同轴向的感应装置来感应进球位置及其时间差,并将此讯息提供控制装置计算判读,再由显示器加以显示。
众所周知,棒球运动由来已久,且广受大众喜爱,但因正式的棒球运动,尤其是比赛需要有相当多的球员一起进行,所以,真正从事棒球运动比赛者总计职业或业余球队亦不过是喜爱棒球人口的极小部分而已,亦即大多数的棒球爱好者其参与程度都仅停留于欣赏阶段,何以如此呢?因为玩棒球,即使是最简单的练习组合也需要两个人(一投一捕),如果加上打击,那么没有三人以上(加上打击者与守备员)根本玩不起来,再说,最少的投捕组合虽然仅需两人,但两人配合如果不佳,游戏、练习将会十分乏味,甚至变成拣球游戏,而且,两人一投一捕的进行,如果没有裁判,每球投掷是好是坏,实在难以评断,又即使有裁判亦无法判读投球者球速,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为有效推广棒球运动游戏化,乃积极研究即使独自一人亦能进行的棒球投掷游戏装置,近年来并经多次设计、改良,终于创作出此一棒球游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棒球游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棒球游戏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主要是由一拦球框架、一控制装置及至少一组感应装置所组成,其中:
拦球框架,是为一涵盖适当面积且可供拦收掷入的球体;可由多数支杆架设出一立体造型组合,支杆组体的背面、侧面及上、下端面可选择地围设拦网,该拦网设置可利用各支杆适当处附设绳环供拦网的网绳穿置;
感应装置是可配合拦球框架设置,且令感应装置各具有可供感知掷球的发射、接收器,感应装置并设计成至少可感知两不同轴向的掷球位置,以供定位掷球点座标;感应装置,是可分前、后两组配设于拦球框架前、后端组成,该前、后感应装置可由多数红外线发射器配合接收器共同组成;
各感应装置亦可以非红外线结构的感应装置取代。
控制装置,是可内设控制电路,且与感应装置相连线,藉此可接收感应装置所感知掷球讯息,并推算出掷球情况;
显示器,是可配合控制装置设置,并经控制装置控制而以荧幕或声音方式显示游戏者掷球结果。
拦球框架可于其前、后端之两侧或上下支杆分别对应开设有若干开孔,开孔内可供组设透镜,利用该透镜可将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集中成平行光束照射至另端支杆的透镜,且由该透镜集光至接收器,藉此组成良好的光感应结构。
首先利用一拦球框架取代捕手,提供收集掷球的功效,再利用该拦球框架前、后端分设不同轴向的感应装置(例如前端设置水平轴的感应装置,后端设垂直轴向的感应装置),再配合一控制装置与两感应装置连线,如此一来,当球掷入拦球框架时,利用前、后端所设感应装置可分别测得进球的X轴、Y轴位置,并经由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计算、分析出其座标是否位于好球区,并经由控制装置控制一显示器显示其为好球或坏球,甚至可透过发声装置以声音显示,其次,可利用掷球通过前、后端感应装置的时间差对应前、后端距离推算出该球球速,并经由显示器加以呈现,藉此令游戏者自由投球即可获知球速及好、坏球分类,因此,具有极佳的练习功效与游戏趣味性,而符合可供产业利用的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流程图。
图号部份:
(1)拦球框架 (10)支杆
(11)拦网 (12)绳环
(13)开孔 (2)控制装置
(20)显示器 (3)前感应装置
(30)发射器 (31)接收器
(4)后感应装置 (5)透镜
(6)透镜 (7)发声装置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棒球游戏装置主要是由一拦球框架(1)、一控制装置(2)及前、后感应装置(3)、(4)所组成,其中拦球框架(1)可由多数支杆(10)架设出一立体造型组合,再于支杆(10)组体的背面、侧面(或包括上、下端面)围设拦网(11),该拦网(11)的设置可利用各支杆(10)适当处附设的绳环(12)供拦网(11)的网绳穿置,控制装置(2)由CPU般的控制电路配合显示器(20)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志豪,未经游志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联动制动装置
- 下一篇:电动企鹅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