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创伤急救盒无效
申请号: | 97214466.8 | 申请日: | 199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940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民 |
主分类号: | A61F17/00 | 分类号: | A6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500 天津市宁河县***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伤 急救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创伤急救盒。
人们在生活、工作、出差旅行或野外作业等活动中,难免发生意外的表面创伤。因为条件、环境、时间、人力等诸多因素常常不能及时去医院救治,或者由于经济原因不愿去医院。如果自己草率处理,会因缺乏必备的卫生材料、药品和用具造成伤口感染恶化,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而目前市场流行的换药包、换药盒均属一次性用品。而且由于有的仅备有镊子、有的仅备有纱布或纱条。也有的仅备有酒精、红汞等药水浸湿的棉球等等。这种浸药的棉球吸水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处理伤口的需要。再因包装保湿性不好会较快挥发而失去作用。另外由于是一次性用品,包装打开使用后几种卫生材料或药棉等即使没用上,由于没有各自分包装容器,也只有长期显露于空气中易于被污染,无法再次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加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在家里或外出人们对外伤处理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家庭自备或外出便于携带、卫生、方便、能对人体体表创伤进行消毒、杀菌、敷药等处理的创伤急救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创伤急救盒的盒体中有放置棉球与纱布的小盒,放置雷夫诺纱条的密闭容器以及医用胶布条,盒体中的2~6个药瓶内装有药液。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创伤急救盒的俯视图;
图2,创伤急救盒中的小盒剖视图;
图3,创伤急救盒中的药瓶瓶口剖视图;
图4,创伤急救盒中的小瓶剖视图;
图5,创伤急救盒的盒体、盒盖剖视图;
如图1所示创伤急救盒的盒体1内装有三个盛有酒精、盐水和双氧水药液的药瓶3、放置雷夫诺纱条的圆柱型小瓶4、放置棉球与纱布的小盒6、2个塑料镊子5和粘敷于塑料板上的医用胶布条7。如图5所示,创伤急救盒的盒盖2与盒体1为止口紧配合。创伤急救盒的外形尺寸为12×8×3厘米。
如图2所示放置棉球与纱布的塑料小盒6有一上盖8和底盖9。在小盒6的盒体内腔中部有一平行于上、底盒盖8、9,把盒体分隔为上、下不连通的两部分的隔档12。小盒6的盒体与上、底盒盖8、9为止口紧配合。
如图1、图3所示药瓶3为一吹塑成形的圆柱型瓶体并且其瓶体上部向上逐步收缩成针状孔的瓶口。在药瓶3的瓶盖10的内腔封闭一端有塑胶垫以将药瓶3的瓶口封闭。
如图4所示,作为放置雷夫诺纱条的密闭容器是一个圆柱型小瓶4,圆柱型瓶体内腔与瓶口内侧直径相同且圆柱型小瓶瓶盖11与瓶体两者为紧配合封闭。
所述的放置棉球和纱布的小盒也可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小盒。
盒体1中也可装有五个盛有酒精、盐水、双氧水、红汞和碘酒药液的药瓶3。
所述的创伤急救盒的盒体1与相应的盒盖2俯视外型也可为椭圆形、圆形或正方形等等。
创伤急救盒外再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将受到意外伤害的人体表伤口,利用镊子5、药瓶3中的药液、小瓶4中的雷夫诺纱条、小盒6中的纱布、棉球以及医用胶布条7进行清洗、消毒、杀菌、敷药和包扎的全部处理,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外科换药室。吹塑成型的药瓶3因有针状孔瓶口,当创伤不干净或创伤较深时可用力挤压小瓶由针状孔喷射出高压细药液柱对伤口进行高压清理,也可轻轻挤压出药滴滴在棉球上,对创伤进行擦试。对备有新雷素凡士林油纱,能对感染的伤口或疔疮有治疗作用。
另外,由于创伤急救盒中的各种卫生材料均采用单独盒瓶盛装,可以任选其中一种对伤口进行单独处理,使用后盖好盖以备下次再用,对一个人的普通外伤或经缝合后的小创伤可使用4~5次直至痊愈。
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构成简单,所以携带很方便,并且实用经济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民,未经刘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