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心铸管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7214526.5 | 申请日: | 199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0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岩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岩生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B22D1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灵周 |
地址: | 045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铸管模具。
目前,就申请人所知球墨铸管的管口铸造,是用砂芯模型铸造而成。利用砂型铸造管口,是一模一管的铸造工艺,这种工艺用砂量大,占地面积大。为了使铸造砂有良好的粘接性能,需要在铸造砂内混合一定比例的树脂类材料。
在浇铸砂型时,由于铸造铁水产生的热量,使混合在砂型中的树脂类粘合材料,产生一种带有强烈气味的有害气体,污染作业环境。
现有的离心铸管工艺,在浇铸时,由于带动铸管模具的离心机的转速高,铸铁水在模具内不能形成流动,在连续浇铸时,铸铁水与铸铁水之间容易形成隔层。同时,铸铁水在冷却过程中,要分离出气体,随着温度的降低,铸铁水的表面张力加大,气体在铸件内表面形成气泡造成的铸件气孔,铸件上的气孔和铸铁水之间的隔层产生的漏管,影响产成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所说的由于铸件上的气孔和铸铁水之间的隔层产生的漏管问题,影响了产品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离心铸管模具。
一种离心铸管模具,包括有浇铸槽、壳体、传动装置和铸管模具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设有观测口(2),壳体一侧端口通过螺纹件形式安装有法兰轴(3),法兰轴的轴头(4)安装有机械臂(5),壳体内安装有汽缸(6),汽缸轴上安装的摇臂(7)通过轴承(8)配合安装有铸管的接口模具轴(9),模具轴(9)上设有外齿轮(10),壳体另一侧端口上通过轴承(11)安装有内齿轮(12),内齿轮(12)的齿端左侧安装有护板(24),齿端右侧安装有靠模板(23),内齿轮(12)与外齿轮(10)啮合,组成离心铸管模具的摆动传动机构,所说的浇铸槽(13)端侧的端盘(14)通过轴销(16)安装有滚轴(17),滚轴(17)套装有滚轮(18),浇铸槽底设置的拉杆(19)通过轴销(15)与滚轴(17)连接,铸管接口模具(20)和滚轮(18)与铸管模具(21)的设置构成被铸管的熔液腔(22)。
本实用新型的浇铸槽(13)端侧滚轴(17)上套装的滚轮(18)的实施:在铸管时,铸管接口模具(20)和滚轮(18)与铸管模具(21)的设置构成的熔液腔(22)内浇铸了足够量的铸铁水时,随着离心机带动铸管模具旋转,接口模具(20)、滚轮(18)分别与铸管模具内的高温雏形被铸管产生的滚动。由于滚轮(18)和接口模具(20)与高温雏形被铸管的相对碾压作用,从而消除了被铸管体内形成气泡和隔层,提高了铸管的产品质量。达到了设计目的。
由于在铸管工艺中提高了铸管内壁的平滑度,在管道输送物质时,可以降低管道内输送物质运动阻力,从而,可以相对提高输送物质的效率。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铸管接口模具(20)、滚轮(18)均采用耐热钢材(2Crl3)制造,与现有的翻砂铸造工艺铸造铸管相比,省去了用铸造砂制造的铸管接口模具;铸管接口模具(20)与现有的用铸造砂制造的铸管接口模具相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由于在铸管工艺中不用了铸造砂及其设备和树脂类粘合材料,解决了现有的混合在砂型中的树脂类粘合材料产生的有害气体给作业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净化了作业环境,具有积极的使用效果。
图1是离心铸管模具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侧视机构示意图;
图3是带有滚轮的浇铸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离心铸管模具与带有滚轮的浇铸槽配合安装后,铸造铸管初始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图2、图3、图4,本离心铸管模具的法兰轴头(4)上安装的机械臂(5)是离心机的机械臂,传递给本离心铸管模具一个纵向伸缩力和轴向摆动力,用以安装和退出铸管模具。发兰轴(4)与法兰制造为一体,可以简化设计与制造结构,使机件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性能。壳体(1)设置观测口(2)可以观测到被铸管铁水在铸管模具内的状况,便于作业工人操作,同时还具有主机散热的效果。模具轴(9)上设置的外齿轮(10)可以与轴(9)制造为一体,也可以分别制造,通过健连接。
铸管接口模具(20)在汽缸(6)的动力作用下,以汽缸传动轴心为圆心作0°~≤90°的弧形运动,可以达到内齿轮(12)与外齿轮(10)的离合作用。
浇铸管时,离心机带动铸管模具(21)做500~1000转的速度转动,通过浇铸槽口注入铸管接口模具(20)和滚轮(18)与铸管模具(21)组成被铸管熔液腔后,铸铁熔液在浇铸腔成形。同时,旋转的铸管模具(21)与内齿轮(12)安装为一体的靠模(23)摩擦转动,内齿轮(12)通过与外齿轮(10)啮合传动,带动铸管接口模具(20)做轴向转动。铸管模具(20)的轴向转动与铸管模具(21)的离心转动,使得被铸管接口内壁圆滑。
铸管模具(21)在离心机作用下的转动过程中,滚轮(18)与铸管模具(21)内壁组成的熔腔内的高温雏形被铸管有一个可靠的相对摩擦滚动,来消除被铸管体内的气体和隔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岩生,未经肖岩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5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座垫防雨套
- 下一篇:汽车门内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