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车鞍座无效
申请号: | 97214741.1 | 申请日: | 1997-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3053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9-01-27 |
发明(设计)人: | 贾井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井海 |
主分类号: | B62J1/02 | 分类号: | B62J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215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车鞍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用的车鞍座。
目前,正在市场上销售、使用的车鞍座例如山地车等的车鞍座,其结构大多数是由座面为合成革、中间为弹性泡沫塑料、下面为塑料板状骨架所构成。这种材料和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特性,但这种结构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在骑自行车过程中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不能及时被排除和散发,从而在人体与车鞍座接触面处造成温升和湿气的积累,使人感到不适,这除使衣裤在直观上形成明显的汗湿印记外,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痱子等。特别在北方的春末、夏季、初秋和南方的春、夏、秋季,这种现象很普遍,给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鉴于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及时散发人体热量和湿气的新型车鞍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鞍座的结构特点是,鞍座面设有多个排气孔,鞍座内表面的在其宽度方向上设有镂空的横向加强筋,并且在鞍座内表面沿鞍座长度方向上设有纵向加强筋,在鞍座的与所述排气孔相对应的下内侧面上设有与接近鞍座内面下缘一体设置的多个突起相连接的多个导流板。
所述每个导流板包括一水平板和在其中央所形成的沿鞍座的长度方向成三维变化的半喇叭状部分;所述水平板的宽度沿鞍座的长度方向由小到大呈梯形状;每个所述导流板的外形和尺寸各不相同,它们的梯形形状是随着鞍座内面沿长度方向从左到右由小到大的变化而变化的。
此外,所述突起可设成方形或燕尾状,而所述水平板在其横向宽度方向上两侧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匹配的嵌合槽,在所述嵌合槽的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的限位块,在所述嵌合槽的另一端一体地形成有与所述突起相抵接并锁定所述突起的锁定块。
根据上述结构,所述导流板结构简单,可用价廉的普通塑料制成。另外,所述导流板安装也很方便,在使用中,空气流经多个所述导流板导向后连续流向所述排气孔而与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进行热量和湿气的交换,然后带走热量和湿气,给人们带来舒适感,防止疾病如痱子等的发生。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鞍座的气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省略金属支架后的车鞍座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沿图2中A-A线剖切并忽略导流板后的横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导流板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沿图2中A-A线剖切并去掉导流板后的横剖视图。
图6是用于另一实施例的导流板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6的左视图。
下面将通过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鞍座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车鞍座的气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人体产生的热量和湿气a从鞍座面1上的排气孔2沿虚线箭头所指方向向鞍座内侧散发,而空气流b沿箭头所指方向经多个导流板3的作用后流向排气孔2,与向鞍座内侧散发的热量和湿气a进行热量湿气的交换,由于自行车朝前运动,故空气流b相对地朝后连续流动,即空气流b经多个导流板3导向后连续流向排气孔2而进行热量和湿气的持续交换,同时向后吹走交换后的气体,以迅速散发人体所产生的热量和湿气。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省略金属支架后的车鞍座纵剖视图,其结构是根据图1的气路原理图设计而成的。如图2所示,1是鞍座面,2是在鞍座面1上开设的排气孔,3是导流板,它由水平板3a和半喇叭状板3b所组成。如图4所示,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W1小于W2,即水平板3a的横向宽度沿鞍座长度方向由小到大呈梯形状,其中央形成沿鞍座长度方形成三维变化的半喇叭状;另外,由于鞍座内表面的横向宽度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故每个导流板的整体外形也与之相应地逐个增大,即从图2中可知,导流板3在鞍座内表面沿纵向方向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按上所述,每个导流板3的整体外形W1、W2、3b及其长度方向(未图示)就依次增大。因每个导流板3结构是相同的,所以,这里仅用图4来表示其中一个导流板的结构与形状。
4、5、6是横向加强筋,可设成镂空结构,以使气路畅通,且采用这种结构后所节省下来的材料可用来加厚横向加强筋4、5、6,以保证在采用镂空结构后承载力不会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井海,未经贾井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4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