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筷子无效
申请号: | 97215015.3 | 申请日: | 199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24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木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木财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A47G21/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筷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强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及截断能力的筷子。
如图1、2所示,以往的筷子1是由两支表面呈平滑状的夹持杆体11构成,在该两杆体11的一端并分别具有一个可用以夹持物体的夹持端部12,以手部的手指施力操作该筷子1,使该两夹持杆体11的夹持端部12对应靠拢,而将被夹持物体2夹固其中,达到夹持物体2的效果。该筷子1除了可以提供夹持食物外,有时遇到较大面积的食物时还必须以该筷子1夹断成小面积食物以方便进食。
但是,以往的筷子1可供夹持物体2的夹持端部12是呈平滑状的表面且其截面一般都是圆形,因此,在夹持物体2或食物时,很容易滑落,对于不会使用筷子的人来说,更是无法提供有效地夹持效果,就算是直接施以较大的夹持力量来夹持物体,该筷子1平滑状的表面却无法提供阻力来达到较佳的夹持效果,以及将食物夹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较佳夹持效果及截断食物效果的筷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筷子,具有两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其特征在于:
该杆体的表面周缘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
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
该每一凸出部是平行该杆体长度方向的条状凸肋。
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
在两两相邻的凸出部间各形成一个条状的凹沟。
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
该每一凸出部的顶部及凹沟底面是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筷子,具有两支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该杆体的表面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使该杆体的表面形成具凹凸条纹的截面,藉由该杆体表面成型出凹凸条纹的截面,来增强提高该杆体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及截断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筷子藉由该杆体3的夹持部30表面直接成型条状凸肋的凸出部31纹路,而可增加该夹持部30表面的摩擦阻力,使该筷子可容易地夹起物体且不容易滑落,比以往呈平滑状表面结构的筷子更具有较佳的夹持效果,且可使筷子比以往更容易截断被夹物体,另外,因为该凸出部31的顶部及凹沟32的底面都是呈圆弧状的,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清洗该凹沟32内部,而不会卡污垢。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筷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筷子的立体图。
图2是以往筷子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断面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筷子,主要是由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3所构成,使用时,一般是两支成一组使用,在该两杆体3的底端部并分别形成一个用以夹持物体的夹持部30,该夹持部30的表面均间隔环布有多数个凸出部31,使该夹持部30的表面形成非平滑状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出部31是平行于该杆体3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且顶部是呈圆弧状的条状凸肋,藉由该凸出部31,而在该夹持部30的表面对应形成有多数个间隔的条状凹沟32,使该夹持部30的截面形成具条状凹凸纹路,该第一凹沟32底面呈U型状。
如图5所示,因为本实用新型在该杆体3的夹持部30上凸设有间隔排列的凸出部31,因此,在施力夹起欲夹物体时,该物体表面的部分面积会被迫陷入由两两相邻接的该凸出部31所形成的凹沟32纹路内,藉由被夹物体表面部分面积陷入该第一凹沟32的纹路内,来增加该两杆体3与被夹物表面间的接触摩擦力,而使被夹的物体可容易且稳固地夹起,达到较佳的夹持效果,并且,因为该凸出部31与凹沟32形成凹凸的截面,所以要将大面积的食物剪切成小面积食物时,只要利用凹凸的截面设计,配合手指力量,就可容易地将食物截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木财,未经陈木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0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