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笔记本型电脑用匣式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7215195.8 | 申请日: | 199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96035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8 |
发明(设计)人: | 马希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希光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存秀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笔记本 电脑 用匣式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型电脑用匣式散热装置。
笔记本型电脑由于具有携带上的方便性,为目前资讯业的主流,自推出以来即获各界人士的喜爱,且日益普及,以工商界人士而言,几乎已到人手一机的地步。
由于人们对电脑功能要求的逐步提高,时至今日,笔记本型电脑除追求“轻、薄、短、小”外,功能也日益强化,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这种功能的强化,除了来自内建(Bui1t-in)外,大部份均采用所谓“扩充卡匣”方式,即于机体上开具若干个槽体,根据需要,插入特定的卡匣,且各卡匣的尺寸,也日趋齐全,因应固定开设的卡槽,以所见的笔记本型电脑的抽取方式扩充配备而言,有软碟、光碟、IC卡电脑,PCMCIA…等。
而人们使用笔记本型电脑时,将全部卡匣同时使用的机会,微乎其微,由于各卡匣间为可抽取互换,故不得为同时插入卡槽使用;此外,有一些场合,如室内使用交流电时,则电池卡匣即暂时不用,而其卡槽即形成间置。
另一方面,长久以来,由于追求笔记本电脑极小化以利携带,以及要求功能强化,笔记本电脑使用时间愈来愈长,散热问题也愈突出,但时至今日还末有很好解决散热问题,故笔记本型电脑的散热成为制做者所欲克服的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笔记本型电脑散热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的笔记本型电脑用匣式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笔记本型电脑用匣式散热装置,其有一中空盒体,盒体尺寸对应于笔记本型电脑的卡槽,盒体前端有一对应于卡槽内部的电源连接器,中段部分则开具散热孔镂空贯穿,盒体后端则设一风扇且连结于连接器上,以嵌入卡槽通电而使风扇转动以辅助笔记本型电脑散热。散热孔开设在盒体上、下及侧面为佳;另外风扇上设置一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可有效地辅助笔记本电脑散热。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使用于笔记本型电脑的示意图。
图面简单说明:
连接器 1 栅孔部 2 风扇部 3
栅孔 21 风扇 31 扇孔 32
栅阶 33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的匣式散热装置为一中空盒体,由一前端的连接器1,中段的栅孔部2及后段的风扇部3所组成。
其中,连接器1为连结电源用,故其针脚(PIN)或孔洞(HOLE)对应于卡槽内连接器的电源部位,以互嵌时可形成电源通路,同时,该连接器1的线路连结于后端的风扇部3内的风扇31上,使抽风扇31得以转动。
栅孔部2具有若干个栅孔21贯穿,当其嵌入卡槽内时,匣体内部空间借助栅孔21而为与笔记本型电脑的内部空间相通,且栅孔部2的长度,对应于卡槽的深度。
风扇部3其主要是由一风扇31及其上方开具的扇孔32组成,该风扇31线路连结于连接器1上。且为使其得以与栅孔部2区别,故其高度得稍高于栅孔部2而形成一栅阶33的落差,且该抽风扇31亦可设置于常知的开关上以控制动与关。
再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将它嵌插入笔记本型电脑闲置的卡槽中,并完成电源的连结,此时风扇部3开始动作,即可将笔记本型电脑机体内热空气抽出,而达到辅助降低机体内的温度。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为整只嵌入,且经由抽风扇31的侧面端处开具散热孔,也可达到散热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希光,未经马希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测量热交换能力的传感器
- 下一篇:多功能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