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97215208.3 | 申请日: | 199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7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林;俞德芳;郭世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春林;俞德芳;郭世行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3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送旋转运动的齿轮传动装置,是一种齿轮减速器。
由于原动机输出的转速一般不能直接用于工作机,采用中间转速转换装置的应用非常广泛,通常采用的是各种类型的减速器。目前国内外动力、运动的传动沿着小型化、高速化、标准化、小振动、低噪音的方向发展。行星齿轮、少齿差等内齿轮副传动的减速器是当代传动发展的趋势,是传动小型化的一个典型标志。行星传动与普通轮系传动比较,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传动比大及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其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制造困难,成本较高。要获得单级较大速比的传动,通常选择蜗轮蜗杆或行星传动,前者还是效率较低,制造成本较高,后者仍有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一个中心齿轮和一个行星齿轮最为简单结构的行星齿轮减速器,能解决背景技术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两壳体组成的箱体内,装有中心内齿轮,与中心内齿轮相啮合的行星齿轮,输入轴一端的偏心轮与行星齿轮一侧的中心孔相啮合,并保持偏心量e,行星齿轮另一侧同轴安装十字滑块,十字滑块与输出轴上的十字滑块槽相配合后,传递旋转运动。中心内齿轮与行星齿轮为渐开线直齿轮,斜齿轮,摆线针轮。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的益的效果是:
1.整个装置传动链短,提高传动效率;
2.十字滑块起等速比机构作用,大简化了普通行星减速器中的等速比传动机构;
3.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中心内齿轮与行星齿轮的齿数,能获得很大的速比范围;
4.采用渐开线齿轮,选择合理的变位系数,可使两齿轮中心距减少,这对偏心轮的工作非常有利;
5.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因此,它可代替传统的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系列的减速器,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产品。
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所示,输入轴1转动时,带动由壳体3和壳体8组成的箱体内的偏心轮2转动,驱动行星齿轮5转动,行星齿轮5与中心内齿轮4是相啮合的,行星齿轮5作平面运动,行星齿轮又与十字滑块6联接,把平面运动转化为转动,经输出轴7上的十字滑块槽,由输出轴7输出旋转运动,完成整个传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春林;俞德芳;郭世行,未经郑春林;俞德芳;郭世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