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不打气的轮胎无效
申请号: | 97215227.X | 申请日: | 199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298148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弓守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弓守礼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阎蕊香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不 打气 轮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不怕漏气和爆胎的轮胎。
在已知技术中,大多数轮胎是由内胎和外胎组成的充气式轮胎,这种轮胎在原理上属空气弹簧结构,其特性是它的内压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它的承载能力和弹簧常数大致与内压成正比;尺寸相同的空气弹簧通过改变其内压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载荷能力。然而,充气式轮胎所存在的问题是:
(1)、易出现漏气故障,如遇尖刺物扎破内外胎漏气;砂粒通过内胎与外胎圈间的隙缝灌入内外胎之间,在压力作用下使内胎造成砂眼漏气;由于车速的改变,使车的驱动力与惯性力、惯性力与制动力通过外胎与地面的摩擦发生任用,使内外胎发生相对滑动,造成内胎磨损漏气;气门嘴密封不严造成慢性漏气。
(2)、易爆胎,如高温季节或高速公路行驰,由于轮胎内的空气升温升压,易出现爆胎现象。
(3)、出现漏气或爆胎故障需停业维修,即麻烦又浪费时间。
(4)、由于经常性的气压不足,使胎边发生折裂,造成疲劳失效,加速了老化进程,因此大大缩短了其使用寿命短。
(5)、当气压不足时,增加了滚动阻力,相当于车的载重量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存在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轮胎。
本设计方案是:该轮胎分8部分组成,即胎面胶、缓冲层、胎侧胶、帘布层、弹性圈、定位环、胎内胶和阻尼孔,其中,胎侧胶、帘布层和胎内胶压合在一起呈封闭式环管状(如同已知技术中内胎形状)轮胎;弹性圈分若干个,其内径不超过胎内胶内径,外径与帘布层外径相同,它们间隔排列于轮胎环管中,并与胎侧胶、帘布层及胎内胶压合面一体,它是承收压力和冲击的主体,并保持轮胎的几何形状,增加轮胎强度;为使各弹性圈位置固定,且分散压力,增加轮胎强度,在各弹性圈上加设若干个定位环;其缓冲层和胎面胶压制在轮胎外侧磨擦接触地面处,它的作用、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外胎相同;其阻尼孔为一双向阀,安装在轮胎的内侧,它的安装方式与安装现有技术的气门嘴相同,它能使轮胎内空气压力保持不变,用作吸收冲击能,起缓冲作用,并固定轮胎,防止滑动。
本轮胎的优特点是:具有原有轮胎空气弹簧的特性,但不怕漏气,不怕爆胎,减少了维修、充气等麻烦,节约了时间,延长了轮胎使用寿命,更为重要的是其弹性圈分布在轮胎的圆周上,当其中任一弹性圈受力变形时,与其相邻的弹性圈也参与变形,变形量越大,参与受力变形的弹性圈就越多,因此,它能随载荷增加而增大弹性刚度;所设阻尼孔,可以使轮胎有效减振。由于轮胎内空气永远处于饱和状态,使轮胎滚动阻力和重量具有不变性。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
附图1为本轮胎示意图。
附图2为图1沿A-A线剖视图。
附图3为图2沿B-B线剖视图。
图中,1、胎面胶 2、缓冲层 3、胎侧胶
4、帘布层 5、弹性圈 6、定位环
7、胎内胶 8、阻尼孔
该胎侧胶3、帘布层4和胎内胶7压合在一起呈封闭式环管状轮胎;弹性圈5分若干个,其内径不超过胎内胶内径,外径与帘布层外径相同,它们间隔排列于轮胎环管中,并与胎侧胶、帘布层及胎内胶压合成一体;在各弹性圈上加设有定位环6;缓冲层1和胎面胶2压制在轮胎外侧磨擦接触地面处;阻尼孔8为一双向阀,安装在轮胎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弓守礼,未经弓守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2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