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效燃油餐灶无效
申请号: | 97215264.4 | 申请日: | 199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2951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8-10-21 |
发明(设计)人: | 钟凯;李易安;廖发武;曾锡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个旧联强科技开发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5/10 | 分类号: | F24C5/10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4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效 燃油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宾馆、饭店使用的新型高效燃油餐灶。
现有燃油汽化灶的问题是炉芯的汽化预热效果较差,有的用预热盘点燃油料去加热汽化管,让油料汽化后再燃烧,有的虽然可以直接雾化点火,没有汽化过程,但都存在预热时间长,汽化不充分,燃烧不完全,容易积碳,热效率不高,而且噪声大,操作调节不灵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新的无需预热,汽化迅速,燃烧完全,不会积碳,热效率高,无噪声的新型高效燃油餐灶,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这种高效燃油餐灶,其主要特征是它有灶架,油气瓶,炉芯,炉芯安装在灶架上,炉芯由油气联通器,雾化器下体,雾化器上体,调节蜗轮,蜗杆,炉头座,电子打火针头,聚火圈和发火罩组成,油气联通器与油气瓶和空压机或压缩空气连接,并以螺纹形式与雾化器上体,雾化器下体和炉座头组合在一起。
炉头座内装有电子打火针头并开有进风孔,雾化器上体套合在蜗轮上。
聚火圈位于炉头座之上,它有一段出雾管或通道。
发火罩为碗状,反盖在聚火圈出雾管口处,其侧壁上有发火孔眼。
调节蜗杆通过联轴器,大小皮带轮与调节手柄连接。
一个灶架可以装一个或多个炉芯,共配一个油气瓶和空压机,每个炉芯都有自己的调节手柄。
本实用新型采用油气联通器与雾化器密闭组合,蜗轮和雾化器上体套合以及炉座头空腔电子点火,吸风助燃,聚火圈出雾管高速汽化等新型结构的炉芯,使雾化和汽化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达到了升温迅速,汽化充分,燃烧完全,无噪声,火焰纯蓝,火力强劲的技术效果,彻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预热时间长,汽化不充分,燃烧不完全,易积碳和噪声大等缺点,把灶具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炉芯正剖面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炉芯立体图。
如图1-3所示。灶架(15)一般采用角钢焊制,灶面(2),控制面板(1),侧面板(14)以及背挡板(6)用不锈钢板安装。油气瓶(8)和空压机(9)一起配置于灶架的下部于几根支承杆(13)之上,控制面板上安装气阀(7),电子点火开关(10)和调节手柄(11)。灶架上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炉筒(3)。本例为两个。筒壁采用石棉层(4)隔热,以防止热量向四周逸散。
炉筒内设置的炉芯如上所述,主要由油气联通器(31),雾化器上体(28),雾化器下体(29),蜗轮(24),蜗杆(23),炉头座(22),电子打火针头(21),聚火圈(16)和发火罩(5)构成。油气联通器为六方柱体,下段轴心线上开孔让进油管(27)和由侧壁上的进气管(30)引入的空气进入,雾化器下体下段与联通器螺纹联接,上段中空并有气孔与雾化器上体所构成的雾化室(26)相通,进油管与雾化器下体的的上段出油孔道(25)紧密连通,出油孔道口外即为雾化室。雾化器下顶端面为锥面与雾化器上体的内锥面贴合构成油气开关,控制雾量。当蜗杆蜗轮转动时,两锥面的间隙就变化,进入炉座头的雾量也随之增减。炉头座为一个中空的近似圆台体,下端口处与雾化器上体螺纹联接,腔内安装电子打火针头,壁上开若干风孔助燃。聚火圈(16)为一魔茹状,菌杆部分与炉头座连接,有较长的过渡段,即出雾段,这是油气雾化点火升温并迅速汽化的空间,出雾段出口处的发火罩只有侧壁上有出火孔,这使汽化油的燃烧释放受到合现限制。蜗杆用联轴器(20)与皮带轮轴(19)联接,皮带轮(17)、(12)和传动皮带(18)以及调节手柄等均安装于控制面板上,而炉芯则由灶架上的支撑架(32)和支座板(33)安装固定。
使用时,先将油气阀打开,随即打开电子点火开关,雾化油迅速燃起,数秒钟后出现均匀的细小出气声,纯蓝火焰即从发火罩的周围升起,调节油气阀手柄即可得到所需的火力。经某宾馆试用,热效很高,无积碳现象,操作灵活,火力强劲。由于发火罩的顶部无冲天孔,而是在侧壁开发火孔,这不仅对油雾的进一步汽化,使其燃烧更完全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而且壁免了火焰直接与空气的磨擦,在相当大程度上降低了噪声,以致达到了有关标准上认为的所发声音在60分贝以下的无噪声境界。经测定其噪声比同类产品普遍降低了60%以上,因此,很受欢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个旧联强科技开发公司,未经个旧联强科技开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215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